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結婚為何越來越晚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2日 22: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韓國京畿道家庭與婦女研究所日前公佈的研究結果顯示,近年來韓國40歲以後才首次結婚的人數顯著增加。此外,2011年,40歲以後才首次提出結婚申請的韓國人比2010年增加了58.2%,比2001年增加了兩倍。類似的“晚婚潮”不僅出現在韓國。日本厚生勞動省先前發佈的數據顯示,日本人的初婚年齡從“60後”25.7歲,“90後”可能將提升到28.2歲。此外,德國聯邦統計局2011年10月公佈的數據顯示,60年前,女性的平均結婚年齡在25歲,2009年卻已經提高到30歲。

  “晚婚潮”走俏的同時,“不婚”似乎也成為潮流。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進行的“出生動向基本調查”顯示,在18至35歲年齡段的未婚者中,表示“一輩子不打算結婚”的男性比例為9.4%,同比增長2.3%,女性比例高達6.8%,同比增長1.2%。美國皮尤調查中心於2011年12月14日發佈的報告則顯示,美國18歲以上的成年人中,已婚比例約為51%,比10年前下降了6%。數據還顯示,美國2010年登記結婚的人數比2009年下降了5%。在德國,公民走入婚姻殿堂的數字正在減低。

  越來越多的晚婚與不婚現象,首先與現實因素息息相關,經濟因素是之一。京畿道家庭與婦女研究所安泰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人們只有在財政有保障後才會結婚,但這種保障通常要年齡很大時才會實現。對越來越多的人來説,他們需要具有足夠的資本,為買車、買房、孩子教育、保險等事項做好充分準備,才能結婚。在經濟形勢並不樂觀的當下,結婚似乎成了一件“奢侈品”。

  現實因素中,適婚男女的比例問題也值得關注,因為這使得“新娘”或“新郎”成了稀缺資源。韓國統計廳于2011年發佈的《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2011年本國適婚年齡層的男女比例已是1.19:1,2012年這一比例預計將達1.23:1。俄羅斯2011年發佈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男性比例已經從2002年的46.6%減少至46.3%。男性數量的銳減使其面臨男人“供不應求”的局面。

  越來越多的晚婚與不婚現象,還與人們的觀念層面的因素相關。一方面,伴隨著社會地位的變化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改變了對自我角色的設定。她們不再把自己視為婚姻而存在的附屬,而是要通過努力提升自我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新生代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在他們眼中,婚姻不再是必需品。分析人士指出,對日本“90後”而言,婚姻已經被視為“零食”。

  此外,在一些國家,“只要家庭,不要婚姻”的理念也使得結婚率越來越低。法國國家人口統計研究協會專家弗朗斯 普希烏曾表示,“(對於法國人來説),婚姻已經不再像從前那麼重要了,再也沒有那麼多人結婚了。”

熱詞:

  • 結婚年齡
  • 結婚率
  • 不婚
  • 晚婚
  • 奢侈品
  • 90後
  • 新郎
  • 新娘
  • 2009年
  • 2010年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