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運動員掃“盲”,更應反思體育機制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1日 07: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前,一些運動員進入專業隊後就放棄了文化學習,我認為這種現象應該改變,一定要把專業運動員的文化學習抓起來。”在6日下午廣東團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全國人大代表、雅典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柔道冠軍冼東妹説。(3月6日新華社)

  前一陣子,政協代表劉翔因為比賽,告假出國訓練。消息傳來,坊間排斥體育界代表的聲音此起彼伏,人們認為他們文化水平低,提不出建設性的意見,應該把名額讓出來。然而,冼東妹的提案還是讓我們看到了體育界代表的智慧,他們為體育界説話,也讓人們再一次關注體育界一直存在的問題──運動員“沒文化”。筆者認為,對於洗東妹代表強調提高運動員文化水平的提案,我們在交口稱讚的同時,也應該反思我們的體育機制。

  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以來,關於中國是否是“體育強國”的爭論就未停息。的確,我們獎牌越拿越多,名次越來越靠前。但是,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卻在普遍下降。而那些專業運動員,也頻繁爆出退役後生存無法得到保障的“醜聞”。因此,很多人指責中國搞“精英體育”,拿獎的選手名利雙收,而沒有成績的選手卻黯然收場。如此急近功利的體育機制,自然飽受詬病。

  一個機制染疾,遭殃的肯定是裏面的個體。在這樣急功近利的氛圍下,運動員肯定想要謀求立足,要立足,就要加倍訓練,這時候,文化課就成了沒用的東西。在中國,很多專業運動員都在很小的時候被招進體育隊,雖然仍會有文化課學習,但由於整個大環境的錯誤引導,導致一批人抱著先立“功”,後求學的觀念,以訓練為生命。這樣的機制下,容易出成績,但是卻失去了體育的本質,即給人快樂,強身身體。

  出問題的,是我們的體育大環境。我們缺乏寬鬆的土壤,缺乏讓孩子們享受體育樂趣的大環境,中國,停一下拿獎牌的口令,多一點成長的空間。只有這樣,我們的運動員的筋骨中才會有文化的血液,離“體育強國”的目標才不會遙遠。

熱詞:

  • 體育強國
  • 廣州亞運會
  • 訓練
  • 專業運動員
  • 體育界
  • 醜聞
  • 機制
  • 選手
  • 文化學習
  • 文化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