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銀行理財産品先看風險再投資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9日 1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蘭州晚報 晚報趙文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去銀行存款,被“誘惑”改成零風險高收益的分紅型保險産品。自己以為天上掉“餡餅”,得到了高利率的銀行儲蓄,實際上已經掉進“陷阱”,成了買保險的風險投資者。大約2007年左右,分紅型保險産品風靡,五年之後,放長線掉大魚的儲戶才發現,分紅還不如儲蓄利息高,一筆一萬元5年期的保險分紅比普通儲蓄利息少了近700元。銀行投資理財,要先看風險再看收益。

  【投訴】

  儲蓄變成買保險

  王女士向本報投訴,2007年,她揣著1萬元去安寧區萬新路某商業銀行辦理儲蓄,銀行櫃臺向她推薦,“存錢不如買分紅保險,能保本,收益率比利息率高。”銀行內的工作人員介紹,“分紅型保險産品,比普通儲蓄的收益率高,又沒有股票、基金之類的高風險,肯定能保本,而且還等於額外買了一份保險。只是五年之內不能支取。”零風險、送保險,本來就打算將這筆錢做長線儲蓄的王女士心動地以為,“這下找到了不虧本的投資理財路。”銀行櫃臺指引王女士在保險單上填下詳細的家庭住址、聯絡電話等信息,並讓王女士安心,“保險公司每年會把年終分紅信息電話或者信件告知。一般不存在較大風險。”王女士便放心“購買”了1萬元的五年期分紅型保險産品。之後幾年內,她還分別在不同的銀行將四筆儲蓄金“投資”為類別各異的分紅型保險産品。

  【説法】

  分紅比利息少了

  從去年底到今年3月,王女士的兩筆分紅型保險先後到期,“熬了五年,結果拿到的分紅比普通儲蓄的利息低很多。”這讓她意外又氣憤。就拿2007年那筆五年期的1萬元投資為例,最終得到的分紅不足1800元,而王女士查閱了當年的銀行儲蓄利息率發現,當年一年期整存整取的利息已經為4.15%,“若按照五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換算,普通儲蓄的利息至少在2500元左右。”原想在利息上賺一筆,沒想到一下子就虧了700元,王女士再找銀行人員計算和諮詢時,“銀行也稱,的確是沒儲蓄利息高,但分紅的細節要自己詢問保險公司。”如今,保單等手續已在最終支取時被銀行收回,只剩下一張存摺,顯示著看不懂的數字增減。

  【問題】

  承諾究竟誰兌現

  回想起來,王女士才漸漸發覺銀行辦理的保

  險分紅疑點頗多,“銀行不同於證券等交易場所,普通居民和儲戶都會覺得銀行放心可靠,如果‘推銷’挂鉤産品,銀行內部的工作人員是否應該參與其中?”“銀行辦理時出具的保險單只有保險費、交費年限等信息,保險的具體內容是哪些方面,卻含糊不清。”“原本承諾的每年分紅詳情由電話或者郵件告知,保險公司都並無兌現。”

  現在還手持著另外兩份在某銀行投資的“紅雙喜新C款兩全保險”和“國泰鴻盈兩全保險”,王女士更覺得進退兩難,“這兩份保險都是2010年期間,去銀行存款時,被大堂內的類似工作人員指引後‘購買’。交費年限少則三年多則五年,而且銀行櫃臺告知十年之內不得支取,否則只能拿到本金,利息、分紅將‘一筆勾銷’。”現在明知豐厚分紅只是個華麗的幌子,王女士卻只能坐等“套牢”,“等或者不等,都是虧損的結局。10年以後再取,保險分紅肯定比存儲利息低;現在取出另謀出路,累計了兩年的利息將分文不得。”

熱詞:

  • 投資
  • 銀行櫃臺
  • 投資理財
  • 銀行儲蓄
  • 銀行理財産品
  • 王女士
  • 風險投資者
  • 分紅型
  • 保險産品
  •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