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資本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改革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8日 03: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郎鹹平 楊瑞輝 著

  東方出版社

  1

  不要忽視亞當 斯密的

  思想基礎:反腐敗

  亞當 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是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的英雄人物,他不但是現代經濟學之父,更堪稱現代資本主義之父。

  但是我們在重新閱讀這本開現代自由經濟思潮和現代資本主義先河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之後,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感到震驚不已:亞當 斯密的思想應該重新被定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淵源之一。亞當 斯密時代的英國是處在原始資本主義階段的國家,龐大的資本家集團腐蝕了英國的議會而通過了許多壓抑勞工圖利資本家的議案,同時英國的資本家透過大英帝國的擴張掠奪了大量殖民地,甚至使得大英帝國的子民也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

  因此亞當 斯密在《國富論》中如同馬克思一樣,痛斥資本家通過操縱和賄賂政客來剝削工人;他不僅對工人的貧困痛心疾首,也痛切地感受到他們心智的衰退;他還強烈譴責資本的貪婪摧毀了資本家的靈魂。同時,和列寧一樣,亞當 斯密也譴責帝國主義剝削殖民地人民,而且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的工人也遭受了嚴重剝削。

  馬克思所處的德國(普魯士)的情況和英國差不多,只是德國當時不像大英帝國擁有多處殖民地,因此馬克思只針對資本家剝削勞動者的議題展開批判。他指出,當時所謂的現代國家是由一系列抽象規則所組成的,而老百姓之所以願意接受這些規則主要是因為私有財産制度,一旦産生産權糾紛,社會大眾就可以透過這些規則解決爭端,從而保護私有財産。但是他在《共産黨宣言》中對議會制度的批評竟然和亞當 斯密如出一轍,他也認為資産階級腐蝕議會建立圖利資本家的規則,進而奴役勞動者。

  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下,工人們把他們的勞動看作是愚笨的苦差事,然而資本家只是把工人看作被剝削的對象、掙錢的機器。那麼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馬克思的解決方法不同於亞當 斯密,他認為只有廢除私有財産才能重建和諧社會,而資本主義由於其內在的矛盾一定會崩潰,並最終由無産階級所取代。無獨有偶,馬克思也將這些研究稱為“政治經濟學”。

  這兩位偉大的學者同樣看清楚了資本主義的官商勾結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團體,進而奴役勞工的事實。馬克思更為深刻地描述了專家學者在當時的態度,他指出:“不偏不倚的研究讓位於豢養的文丐的爭鬥,公正無私的科學探討讓位於辯護士的壞心惡意。”

  亞當 斯密以及馬克思的理論精髓就是要打破這種腐敗,只是路徑的選擇不同。在18世紀的英國,亞當 斯密選擇了“看不見的手”,而在19世紀的德國,馬克思選擇了“無産階級革命”,但其透過反腐敗而重建和諧社會的目的卻是殊途同歸的。

  所以,今天我們應當警惕某些人高唱亞當 斯密“看不見的手”,倡導其所謂的強化私有制和市場力量。我們千萬不要被其片面言論所欺騙,而忽視亞當 斯密和馬克思所熱切關注的腐敗問題。

熱詞:

  • 斯密
  • 亞當
  • 社會主義改革
  • 資本主義精神
  • 國富論
  • 無産階級革命
  • 看不見的手
  • 政治經濟學
  • 共産黨宣言
  • 資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