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構築抗排斥反應新的“長城”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7日 17: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器官移植成功與否不限于移植技術更在於長期存活。在器官移植領域,我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國。截至2011年底,我國已累計開展腎移植5萬多例、肝移植2萬多例,但兩者之和只是需要器官移植受者總數的冰山一角。雖然中國器官移植技術和術後治療水平已達到國際水準,但仍然面臨提高移植後受者的長期存活率和生活質量的諸多挑戰。其中,排斥反應最棘手,一旦應對不當可直接危及生命。

  急性排斥反應是降低移植受者長期存活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受者必須要在移植後使用抑制免疫排斥反應的藥物即免疫抑製劑,才能夠使移植的器官在體內維持正常功能。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任委員鄭樹森教授介紹,排斥反應直接影響器官移植受者和移植物的近期及遠期存活,採用誘導治療方案可以顯著降低急性排斥反應的發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誘導免疫耐受、減少移植受者長期存活必須使用的免疫抑制藥物的數量和劑量、有利於實現減激素或無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

  目前臨床上抗免疫排斥反應的治療方案更加精細,效果也更為明顯,不僅有移植後長期服用的以普樂可復、新普樂可復為代表的核心免疫抑製劑,也有移植術後早期應用的免疫誘導藥物,如以ATG-F(抗人T細胞兔免疫球蛋白)等為代表的抗淋巴細胞製劑。這些治療方案共同建立起抗免疫排斥反應的新的“長城”,為移植受者在術後長期高品質的存活保駕護航。

  袁纓

  本版圖片 IC

熱詞:

  • 長城
  • 普樂可復
  • 急性排斥反應
  • 長期存活
  • 免疫排斥反應
  • 術後早期
  • 治療方案
  • 免疫抑製劑
  • 激素
  • 術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