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委員張廷皓:申遺謹防政績觀錯位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13: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正義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院長張廷皓

  正義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徐日丹)面對近年來世界各國掀起“申遺”熱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院長張廷皓今天接受本網記者採訪説:“‘申遺’是好事,但不能急功近利,‘申遺’成功後,要把對文化和自然遺産的保護靈活地與公共生活相融合,從而使遺産有效地得以傳承和發展。”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下稱“《世界遺産公約》”)。雖然我國起步較晚,但自1985年加入《世界遺産公約》至今,我國已經有41處世界遺産,規模僅次於西班牙和意大利,排名全球第三,成為世界遺産大國。

  “聯合國發起保護世界遺産的緣起,是因為一些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産遭遇威脅,且僅靠一己之力無法對其進行較好保護,所以才建立了相關組織,制訂了保護公約。”在張廷皓看來,能夠被接納為世界遺産是對本國自然風光和人民創造力的認可,“但是,入選世遺,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應時刻把‘嚴格保護、合理利用’放在首位”。

  “《世遺遺産公約》締約國的責任主要是保存和保護,除此之外才是‘適當的展出’,目的是讓這些遺産能夠完整地交給子孫後代。”張廷皓説,在我國“申遺”的浪潮中,一些政府部門受不良政績觀驅使,存在“重‘申遺’,輕保護”的現象,把遺産當成拉動當地經濟消費的搖錢樹,大搞旅遊開放,將遺産過度包裝,從而造成新的破壞。

  兩會召開前,張廷皓關注了這樣一條新聞:山西今年有望投資18多億元,努力把五台山打造成北方最負盛名的“清涼勝境”和國際最具影響力的“東方佛都”。對此,他寄予希望,“要把五台山等世界保護性遺産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旅遊聖地,就必須處理好遺産保護和科學開發利用的關係,在適度對轄區內服務設施進行改造的同時,應該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按照古建、宗教、旅遊等法律法規對遺産科學保護和管理上來,謹防政績觀錯位”。

  進入世界遺産名錄,對許多地方來説,意味著出名和旅遊業帶來的豐厚收入。記者了解到,河北省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1994年“申遺”成功後,次年遊人就增加了十分之一;山西省平遙古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後,1998年門票收入從申報前的18萬元一躍而至500多萬元。而張家界、九寨溝、黃山在內的許多景點門票價格申遺成功後大幅度提高。

  對此,張廷皓表示,無論是文化遺産,還是自然遺産,首先是公共的遺産,都應惠及於民,政府部門要擯棄功利思想,不能向“錢”看,“在我國現有的世遺項目中也有傑出的管理範本,例如西湖,在它‘申遺’成功後的當天,杭州市政府立即承諾,將堅持六個不變:‘還湖於民’的目標不改變、門票不漲價、博物館繼續免費開放、土地不出讓、文物不破壞、公共資源不佔用。這樣的表態,無論在國內還是世界上,都較為少見”。

熱詞:

  • 申遺
  • 張廷皓
  • 政績觀
  • 世界遺産公約
  • 東方佛都
  •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
  • 山西省平遙
  • 世遺遺産公約
  • 景點門票價格
  • 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