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學生跳樓悲劇頻發拷問生命教育之失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5日 01: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古人説:“天地之間,人為貴。”然而,年輕的生命竟然如此輕易消逝。2月20日,湖南婁底三中一學生晚自習期間墜樓死亡。2月27日,湖南邵陽二中一高一男生因被懷疑偷竊跳樓身亡。2月28日,北京育英中學一高二女生裸身跳樓,送醫院搶救不治身亡。2月29日,中國傳媒大學研一學生從47號樓跳下,當場死亡。如此密集發生看似偶然的跳樓慘劇著實讓人痛心疾首,引人深思:我們的孩子為什麼這麼不懂得珍惜生命?我們自以為很成功的教育到底缺失什麼?看來,我們對孩子的生命教育,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正確引導,似乎做得很不夠。

  關於何為教育的真諦,網上曾經有過熱烈的討論。有人説:“教書育人”,而更多的人認為是“育人教書”。這並非什麼文字遊戲,順序的不同彰顯著教育理念的霄壤之別。筆者深深認同後者。因為,一個人,只有人格等素質修煉完成了,再掌握一定的知識,才能貢獻社會,服務大眾。反觀我們當下的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一些弊端幾乎讓人不能容忍。譬如:過分看重學習成績,而輕視甚至忽視對個體的人文關懷;偏重知識技能培養,而忽視孩子的人格教育、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等等。一些孩子稍不如意就採取自殘、自殺的過激方式來應對,無疑反映出當今孩子心理之脆弱可憐,是為素質教育跟不上智力教育而結出的惡果。人生不能假設,更不可重新再來。泰戈爾説得好,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類傳送生命的氣息,生命應該成為教育的原點。”真正成功的教育,理所當然應該培養受教育者積極健康的人格。

  死者長已矣,生者尤可思。我們的學校是不是應該檢討一下,日常教育中,是不是過於關注學生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過於關心學生學業而忽視心理髮展,過於滿足學生物質需要而忽視心理健康需要,從而導致原本可以被消滅于萌芽狀態的青少年心理異常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一些反常跡象沒能被及時發現而最終釀成悲劇。我們的家庭是不是應該檢討一下,從孩子降臨人世的那一刻起是否認真與孩子交流、探討生命的意義,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不僅是為自己一個人而活著,還要為了親人和朋友、為了探索未知世界和奉獻社會而活著。我們的社會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人們是否太過於功利和娛樂,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孩子自殺的教唆犯,為什麼非要等到悲劇降臨到自家頭上的那一天才如夢方醒,再認真思考呢?

  真正的生命教育,應當觸及孩子的心靈,更多地注重對孩子進行人文關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聯手幫助孩子從小始探索與認識生命的意義,尊重和珍惜生命的價值。讓孩子懂得,生命誠可貴,人生有如一次旅程,途中有精彩,也有凶險,有時會風平浪靜陽光明媚,有時會荊棘滿地烏雲滿天。跋涉人生旅途,選擇陶醉或清醒,萎縮或奮進,是為人格成熟的重要標誌。人生於世界,皆為唯一,沒有什麼東西值得拿生命去驗證、去交換。哲學家帕斯卡爾説:“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棵葦草,但卻是一棵高貴的葦草。”面對脆弱的生命,讓我們的學校、家庭、社會攜起手來,共同陶冶孩子的健康人格,在生命的航程裏,輕鬆應對那些不快和挫折,健康快樂地成長和生活。

  (來源:紅網)

熱詞:

  • 生命教育
  • 學生跳樓
  • 教育理念
  • 跳樓身亡
  • 生命的意義
  • 教書育人
  • 中國傳媒
  • 葦草
  • 學校
  •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