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重技能輕人文的觀念亟待糾偏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18: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教育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博士局長任職不滿3年就成階下囚。報載,擁有海外博士學位、通過全國公選上任的太原某局局長因受賄被判有期徒刑15年。無獨有偶,近來又有中科院候選院士涉貪科研經費的新聞。

  博士、教授、院士,這麼高的學歷、這麼多的光環,為什麼過不了“廉政”關?人們在感嘆之餘,也在深思:為什麼這些高學歷的人才,卻不能如普通人一樣成為合格守法公民?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現象,似乎只要學習好就是好學生,於是就出現一俊遮百醜的現象。只要考試考得好,老師、家長、朋友都説這個孩子有出息,將來能成才,卻忽視了如何讓這個孩子學會做人。

  講到如何做人,必須提及人文教育與知識傳授這兩個概念。不要覺得學習好、會考試,就是一個成功的人,這個概念在人們的教育觀念中應該予以矯正和修補。

  什麼是人文?《周易》講: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道出了人文的重要性。而現在獨生子女較多,長輩都圍著一個孩子轉,在讚美聲中孩子只要學習好,其餘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精華,先誠意、正心,然後修身、齊家,再是治國、平天下。正,指堂堂正正做人;修身,則包含身心健康。讀書獲取功名是為了什麼,是當官發財,還是治國為民?這是學生和官員都要注意的價值取向問題。讀書不能只為己,我們的教育要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一身正氣,集天下之私為天下之公的人才。

  好的人文教育一定能培育懂得禮義廉恥、報效國家的棟樑之才。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偏離了“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正確軌道,偏重知識和技能的灌輸,缺乏人文教育和做人的培養。技藝只是安身立命之術,做人卻是最大的學問。如何做一個好人,做有益於社會的人,最終都歸屬於做人教育。現在的教育培養的人不能只有知識,沒有文化;只有技能,沒有人文。

  傳統文化講,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做人和人文教育如此重要,當務之急是從現在開始,各級學校都應進行做人和人文教育。培養有正氣的學生,就可以避免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等問題。做人應該識大體,明事理。什麼是大體?為廣大人民謀福利為大體。什麼是小體?自私自利為自己為小體。人心正,然後再去學技能;人心不正,學了技藝反而害人。前文所述那名博士就是缺乏先做人、後做事的素養。所以,孔子説:志於道,據于德,依於仁,遊于藝。

熱詞:

  • 人文教育
  • 周易
  • 做人教育
  • 學生培養
  • 考試
  • 治國
  • 好學生
  • 棟樑之才
  • 正心
  • 道德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