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山西省今年重點振興7種雜糧(圖)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08: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黃河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吳曉慶/圖

  穀子 蕎麥 燕麥 馬鈴薯 紅蕓豆 綠豆 高粱

  2月29日,省農業廳決定年內啟動實施雜糧産業振興計劃,通過加大研發推廣力度,發展雜糧主食工業化,培育大型龍頭企業,整合打造知名品牌,建設商品生産基地等措施,重點發展穀子、蕎麥、燕麥、馬鈴薯、紅蕓豆、綠豆、高粱7種優勢雜糧。

  我省擁有著高粱、穀子、薯類、大麥、蕎麥、燕麥、青稞、綠豆、小豆、豌豆、蠶豆、蕓豆等上百個特色農産品,種植的小雜糧作物有三十多個品種,常年産量佔到全國産量的十分之一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小雜糧王國”。近年來,具有濃郁黃土高原特色的小米、蕎麥、糜黍、綠豆、紅小豆等小雜糧日益受到人們青睞,有些小雜糧種類為世界上的稀有珍品,如晉東北的苦蕎、省農科院新培育成功的黑麥等。

  然而,近年來隨著玉米種植面積的連年擴張,我省小雜糧種植面積正逐步萎縮,個別品種正慘遭棄種。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省玉米種植面積創紀錄達到2377萬畝,是玉米種植面積連續增長的第11個年份。而小雜糧種植面積10年間“縮水”約500萬畝,由2000年的2000多萬畝,總産量近30億公斤,到2010年的1500萬畝左右,總産量減少到了20億公斤上下。

  省農業廳人士分析,目前我省小雜糧産業開發存在諸多“硬傷”:一是産量和銷量不穩定,小雜糧大多分佈在山地、旱地,靠天吃飯的現狀難以改變,一般的豐歉年小雜糧總産變幅在三成以上。二是市場要求優質、專用品種,但我省的小雜糧品種多是世代延續的自留農家種,單産低、適應性差,很難大規模推廣。三是加工銷售是實現小雜糧增值增收的重要途徑,但我省除了幾個大型大豆、馬鈴薯加工廠外,基本上沒有形成産業化開發所要求的“企業(公司)基地 農戶”的理想經營模式。

  隨著《山西省特色食品行業調整振興方案》的實施,我省將壯大晉北、東西兩山小雜糧生産區加工規模,建設國家級小雜糧生産加工基地。在原糧精細加工的基礎上,晉北重點發展小雜糧保濕面、燕麥涼麵、豌豆糊等小雜糧複合面製品、熟食製品等主食化營養食品;東西兩山重點發展小雜糧月餅、餅乾、早餐餅等即食食品和休閒食品。有機嫁接我省傳統酒、醋、乳等産品,生産保健茶、酒、醋、醬、乳等系列食品,推廣生産小雜糧生物營養素高附加值産品。(記者張曉華)

  作者:張曉華

熱詞:

  • 小雜糧
  • 主食工業化
  • 我省
  • 專用品種
  • 種植面積
  • 硬傷
  • 馬鈴薯
  • 蕎麥
  • 蕓豆
  • 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