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做義工攢升學資本?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0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都市早茶

  曹公子

  昨日返工,剛進門,就被同事當頭一問:你安排兒子做過義工嗎?一開始還以為是學雷鋒又有了什麼“新號召”,細問之下才知道,做義工不是為了學雷鋒,而是為了攢升學的資本。同事有此一問,是看了一篇關於武漢華師一附中的報道,説是該校某留學實驗班35名同學放棄高考,因為都被美國高校錄取了,有人還拿到了獎學金。

  據説美國高校特別看中平時成績和綜合素質,該班不少學生如果在國內高考只在重點線上下,算不上優秀,美國高校卻視為優等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同學們從高二開始就準備,除了學好英語,還必須參加社會實踐,支教、做義工、組織學校活動、輪流當班幹部,為就讀美國高校“攢資本”。

  兒子小狗年方十歲,雖然做義工也做不了幾件事,如果他願意,我也很樂意。不過,為了攢升學資本去做義工,還不如算了。這樣的素質教育,説到底,不是真想培養綜合素質,而是對照美國高校關於綜合素質的標準,去應付另一種形式的“考試”罷了。

  這些高考成績預計在重點線上下的學生,能被美國高校看成優等生,除了“綜合素質”高,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平時成績”好。公子上大學前,做過6年的“差生”、2年的“中等生”、6年的“優等生”。以我久經考場的經歷,不明白為何高考成績平平的學生,“平時成績”卻能被美國高校青睞?如果全班有一兩個人在高考中“失手”,倒還好説。如果像報道中説的,一批“平時成績”出色的考生,在國內高考制度下只能是“中等生”,就實在令人不解了。

  公子不懷疑美國高校對“平時成績”和“綜合素質”的重視,但某些人“攢資本”式的素質教育和經不起高考檢驗的“平時成績”,卻讓公子將信將疑。不由想起了中國古代的薦舉制度,以鄉閭風評為主的察舉,“舉孝廉、不知書”,而九品中正法,則是“上品無寒門”,一大批為了迎合選舉制度而包裝出來的“道德超男”,最後都淪為流傳千載的笑柄。反倒是毒害了周進、范進等一批讀書人的科舉制度,至少讓讀書人有了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就像那句雷人的高考勵志口號所説: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彌補“一考定終身”的缺陷,“平時成績”固然重要;矯正“一切為了分數”的偏差,“綜合素質”必須強調。問題是,“平時成績”誰來打分?“綜合素質”如何判斷?在升學的功利目的下,“平時成績”和“綜合素質”,能靠得住嗎?如果説到底都是為了升學攢資本,那還不如繼續啃書本。

熱詞:

  • 綜合素質
  • 升學
  • 平時成績
  • 做義工
  • 美國高校
  • 中等生
  • 優等生
  • 實驗班
  • 差生
  • 攢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