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天山網訊(記者崔超群 通訊員雪峰報道)2月28日,記者隨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八師一三四團沙門子社區主任徐寶玉深入2號小區,走家串戶,體察民情,傾聽民聲,了解民意。
每到一戶人家,徐寶玉都仔細詢問、耐心傾聽,並把居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記錄在《民情日記》上。臨走,徐寶玉還向走訪的居民遞上《民情聯絡卡》,並叮囑走訪居民:“卡上有我的聯絡電話,你們有事就給我打電話”。
記者注意到,粉紅色的《民情聯絡卡》正面印有聯絡人、聯絡電話、單位及職務等內容,背面是“聽民聲?知民情?解民憂?幫民富?暖民心”和“您有什麼民情需要反映,你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請直接與我聯絡”的字樣。
一張小小的聯絡卡,當被訪居民接過時,臉上卻都洋溢着興奮的笑容。記者為之一動,這還是一張小卡片嗎?不,這是一座“連心橋”,連接的是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絡,體現的是黨和群眾的魚水之情。小卡片,大情懷,這是該團“基層組織建設年”和創先爭優工作中,幹部直接聯絡群眾的直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