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規中矩向電影本體致敬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1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賈選凝

  第84屆奧斯卡獎揭曉的這份獲獎名單,既可被視為眾望所歸,也可稱之為中規中矩得接近乏善可陳。《藝術家》包攬下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在內的重量大獎,而《雨果》則囊括技術類獎項,此前橫掃柏林與金球的《納德與西敏:一次別離》贏得毫無懸念,至於原創劇本,頒給一貫憑機巧對白所向無敵的伍迪 艾倫,也難有爭議。因而,整體而言,今屆學院獎的審美,在沿襲保守姿態下,充分注重致敬電影本體。

  《藝術家》和《雨果》以今日技術所能實現的兩種截然不同方法,向電影史作出異曲同工的致敬。同樣是對無聲年代進行考古學式的深情緬懷,馬丁使用純然的3D效果,將視覺做到極致,而邁克爾則直接用回歸默片的手法,搬演影史上的經典橋段。儘管兩部電影,都可謂獻給影像本體的反思,但奧斯卡顯然更偏愛將技術去繁就簡到極致的《藝術家》。事實上,《雨果》一眼望過去便不是問鼎最佳影片的路數,它是一部承載了創作者宏大夙願的造夢機器,借先驅梅麗耶還魂的,不止是對早期電影中視覺、道具及現代性矛盾的探索,更有以今人最先進技術,重新書寫影史的野心。這樣的姿態,在奧斯卡面前,顯然不夠含蓄討巧。

  相比之下,《藝術家》的外部包裝就謙卑得多。雖然使用黑白默片形式,擺明刻意至極,但卻能將敘事、情緒、運鏡等種種細節都處理得妥帖,沒有《雨果》中那種視電影為魔術的技術性迷戀,這是一部向好萊塢黃金時代五體投地的電影。影片緊扣“有聲”與“無聲”構建的敘事矛盾,恰恰將影史上有聲片誕生的重要一頁,翻新出了舊瓶新酒的誠意。更不必説情節上對《日落大道》和《一個明星的誕生》的直接模倣、對《公民凱恩》中經典景深技法的重現,以及結尾對歌舞片《與我共舞》的橋段引用。當今時今日,一部電影能以如此耐心,完整梳理出好萊塢的30年代紀,本身便已能贏盡美國主流影評界的芳心。

  但這樣的獎項分佈,同時也可反映出今年入圍影片的普遍弱勢。在以文藝小品為主的最佳影片候選名單上,唯有兩部對電影本位做出相應思考的片子能分庭抗禮。奧斯卡一向試圖在珍視傳統的基礎上,平衡商業性與藝術性。而今年的路向更是重新標榜黃金時代的影像價值。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獲最佳原創劇本的《午夜巴黎》恰恰是在諷刺這種價值取向──懷舊往往只是處於對現狀的不滿。因而如此懷戀舊夢,某種程度上也是數字電影對傳統工業造成巨大衝擊下業界深感無力的一種反饋。

  每當從業者需要重新追問“電影是什麼”時,便也意味著他們正陷於深度迷失。所以探索本體,有時也不必被視為多麼高尚的價值追尋,而只是透過重寫歷史去遺忘現在。因而當黃金時代的幽靈完勝奧斯卡時,人們更該清醒看到當下時代影像內容的貧乏。

熱詞:

  • 藝術家
  • 雨果
  • 電影本體
  • 電影是什麼
  • 影像本體
  • 致敬
  • 日落大道
  • 一個明星的誕生
  • 公民凱恩
  • 與我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