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長沙南宋古城墻保護方案確定 原址保留至少20米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00: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長沙2月27日電 (記者 傅煜)經過多方博弈和專家反復論證,被譽為價值“堪比馬王堆漢墓”的長沙南宋古城墻大致保護方案27日正式確立,即原址將保留至少20米的城墻,其它部分像“切蛋糕”式整體遷至專門的博物館,進行異地保護和展示。

  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熊建華稱,這種“原址保護與異地遷移保護相結合”方案的確立,首先是基於古城墻遺址的地質情況,其次才考慮商業建築的建設需要。

  2011年11月下旬,位於長沙湘江邊的萬達公館工地發掘出兩段古城墻,其中一段長120米的墻體為宋代長沙城城墻。在城墻磚塊上,考古專家還發現了“忠義軍”、“長沙”、“寧鄉”等銘刻,認為其與以辛棄疾為代表、發生在南宋時期的長沙民眾抗金故事有着直接關聯。

  專家認定,古城墻跨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時期,反映了自宋代以來長沙局部地貌的變化,是長沙乃至湖南城市考古史上第一次發現,具有重要的學術科研價值。湖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柳肅更讚其價值“堪比馬王堆漢墓”。

  長沙古城墻的重見天日令人驚喜萬分,但其保護問題卻頗為棘手。地處長沙繁華鬧市,被發掘後其所在的建築工地停工至今,每天損失數十萬元人民幣;古城墻原址基坑離湘江僅150米,城墻底下15米為松散填土和強透水的沙礫層,在汛期隨時可能導致管涌。而今離湘江汛期僅一月之遙,古城墻保護成為一場與汛期的“賽跑”,一次留存歷史與經濟發展的博弈。

  熊建華解釋稱,被異地遷移保護的城墻,並非要將墻磚一塊塊拆下,而是把磚、夯土及附近有關聯的遺跡進行整體移植。“古城墻中保存最完整、信息量最真實豐富的一段”將被留在原址,其防護要兼顧建築工地施工和防洪需要。

  在當日的發佈會上,湖南省文物局並未透露古城墻保護方案的具體實施時間,留在原址的古城墻的具體方位和長度等,依舊成謎。(完)

熱詞:

  • 古城墻
  • 原址
  • 南宋
  • 保護方案
  • 寧鄉
  • 忠義軍
  • 切蛋糕
  • 馬王堆漢墓
  • 宋代
  • 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