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抓住重建機遇 四川地震災區經濟已超災前水平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22: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4日訊 (記者 魏敏)國務院新聞辦2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魏宏在會上表示,四川省災後恢復重建已經勝利完成,四川地震災區經濟社會發展已全面超過災前水平。

  災區老百姓生活已超災前水平

  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已經有三年多了,對於全國人民最為關心的四川災區百姓的生活狀況,魏宏表示,在三年多的恢復重建過程中,四川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在恢復重建過程中的第一位任務來做安排。災區的城鄉居民群眾在政府的幫助下建起了新房,住進了新房。政府在災區建設了高質量、高標準的一大批醫院、學校、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讓我們災區的老百姓享受到政府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産品。

  需要特別要指出的是在災區城鄉居民的收入上,四川納入國家規劃的39個極重和重災縣和省規劃的12個重災縣,51個重災縣城鎮居民的人均收入和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2011年底已經分別達到了17000多元和6674元,分別比地震前的2007年提高了8500元和3500元左右。特別是受災極重的汶川、北川和青川的農民人均收入,去年的人均收入相對於2007年農民人均收入也分別提高2000多元人民幣,年均增速是15%。因此,可以肯定的説,災區老百姓的生活已經超過了災前的水平。

  抓住災後重建機遇實現高速發展

  據媒體報道,四川地震災區重建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災區經濟社會發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對此魏宏表示,災後恢復重建對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有貢獻,但是更重要的是抓住了災後恢復重建這樣一個機遇,加快四川經濟社會發展。魏宏認為,能夠形成對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作用的主要來自於四個方面的情況:第一,堅持“兩個加快”的發展定位,明確提出加快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我們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高地裏,大力推進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大力推進我們優勢特色産業的發展和壯大,也大力推進了我們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的互動發展,為我們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支撐。

  第二,堅持投資拉動和産業支撐。地震後近四年來,四川省固定資産投入了4.8萬億人民幣,建設了一大批事關四川經濟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項目和産業項目。同時在産業支撐上,注意特色優勢産業的發展壯大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引進和培育,為四川的工業發展和産業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第三,堅持對外開放,堅持擴大開放。近幾年來,四川通過對外開放,大量引進省外、境外資金,承接産業轉移。比如去年四川共引進省外各類資金是7000多億人民幣,使用國外資金是110億美元左右,這在中西部都是名列前茅。同時我們去年的全省的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477億美金,而且增長幅度是45.8%。目前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四川的有173戶。擴大開放和對外開放給四川增加了合力。

  第四,堅持推進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程。這幾年在政府性資金的支出裏,四川有60%以上的資金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程。就老百姓關注的十大重點民生工程項目,四川這三年多來投入了3000多億。比如我們藏區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大小涼山綜合扶貧開發等等。民生工程的推進既解決社會事業的發展,同時又擴大和拉動了我們經濟增長。

熱詞:

  • 經濟社會發展
  • 災後恢復
  • 魏宏
  • 汶川
  • 農民人均收入
  • 新房
  • 大小涼山
  • 特色産業
  • 新型工業化
  • 牧民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