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梁江:“學院派”要以學養畫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06: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山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名書畫愛好者在一幅畫前細細欣賞。

  蒼茫的崇山峻嶺在紛繁複雜的線條中若隱若現,閒花野草隨性地小憩在午後的時光裏,幾乎被鋪滿的畫面,有些超越傳統水墨畫的意蘊,但是誰説這又不是另一種創新?近日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博士生導師梁江的“情懷嶺南——嶺南書畫”在美術館舉行。“學院派”的書畫創作為觀眾帶來了另一種視覺衝擊。

  ■“看不懂”的山水

  在展覽的主體部分,梁江以一種“濃墨重彩”潑墨山水令觀眾眼前耳目一新,在習慣了或輕靈悠遠的山,或孤淡冷清的水的國畫風貌後,他的“重口味”最初令人有些無法消受。看似無心而為之的層疊錯綜的線條,將遠山、飛瀑、青松、紅葉鋪陳開來,幾乎不留半點餘地,這與傳統國畫的講究“留白”,講求露“天地頭”有太大的差別,漆黑蒼茫裏儘是對神秘的想象,有人搖頭説看不懂,有人説不習慣。而懂得梁江的人都説,這是他西為中用創新。

  中山美術館迎來過眾多重量級畫家的作品,然而如梁江這般有深厚學養的畫家並不多見,展覽當日,眾多中國書畫界的翹楚人物為梁江的畫展搖旗助威。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許欽松介紹,梁江早年出自油畫科班,後作中國畫。西畫的堅實功底,使他對色彩和明暗有特別的敏感。他所作山水畫,也是變化多多,或偏重輕快靈動,或追求沉穩厚重,或著眼本質原貌,或強調直觀感悟。而在筆墨技法和造型語言的運用上,更是呈現了出人意料的豐富性。許欽松的解説或許能為我們解開畫中的奧妙,長期浸淫在油畫的世界裏,便會不自覺將其中的技法應用在水墨畫中,它不再是一種單純寫意,而更多地展示了油畫的表現力,展露出作者內心對自然的特殊體悟。

  ■“猜不透”的書法

  梁江早年在廣州美院學習,後來,他一邊鑽研美術史論,一邊習字,繪畫。在此次書畫展覽中,許多參觀者在他的書法作品前駐足更久。無論是篆、隸、行、草,都吐露著大家風範卻又有自我的品格,讓人猜不透是師從誰家。梁江説自己早年學書,多臨摹二王,又學歐、虞、褚、陸,兼及趙孟頫、董其昌等大家,歷數十年埋頭磨煉。難怪乎能取法諸家而又不著痕跡,化各家之長變而為個人風格,終得以顯露出大器樸質,酣暢勁健。

  雖説習作多年,但是他向來行事低調,多年忙於學術研究和全國性美術活動,撰寫了大量的切入美術創作和事論研究的論文,所著《中國美術鑒藏史稿》是中國第一部美術鑒藏通史,而《美術概論新編》等也在美術界備受好評。此次回廣東辦書畫展還是他首次個展。

  他説,在他歷年所書諸作中,《岳陽樓記》、《桃花源記》著力尤多。之所以幾十年反反復復書寫這兩篇名作,乃在於這兩篇名文最為恰切地表達了中國歷代知識分子“入世”與“處世”整合一體的精神世界。這固然是他作為一個人文學者的獨特解讀,另一角度看,這又何嘗不是他以書明志,借古言今呢?

  以學養畫、以學養書,這正是古代“文人畫”的由來,它一度消失在觀眾的視野裏,不過慶倖的是,有那麼些人仍然固執地堅持著。

熱詞:

  • 梁江
  • 學院派
  • 學養
  • 猜不透
  • 桃花源記
  • 岳陽樓記
  • 天地頭
  • 油畫
  • 觀眾
  • 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