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老師該怎麼教育學生“扶老人”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7日 00: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果學生問你,‘老人摔倒了,該不該扶?’你怎麼回答?”“當然要扶!”

  “如果學生再問你,‘要是他(她)訛詐我怎麼辦?’”“這個,真不好回答。”

  這是2月22日記者跟幾位代表、委員的對話。當扶不扶老人成為一個熱點話題,社會該反思些什麼呢?

  網友“青萍之末”是一位7歲孩子的家長,她感嘆道,以前坐公交車時,總會主動給老年人讓座,看他們站不穩也會伸手扶一下。如今,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而成為一件有風險的事兒,也不知該如何教育孩子了。

  “看見老人倒地,還是會鼓勵孩子第一時間去幫扶。”省人大代表、泗水縣洙泗小學副校長丁梅説。但她也直言,“扶人遭訛”事件給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造成很大被動。“學校對學生5天的正面思想教育,有可能被家庭或社會對學生2天的負面影響和暗示抵消掉了,造成‘5+2=0’現象。”

  “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家長和社會的作用至關重要。”省人大代表、微山縣實驗小學高級教師孫秀俠説,家長不能光重視孩子智力開發,卻忽視情商培養,既要教做事,更要教做人。

  網友“動力火鍋”問:“山東作為孔孟之鄉,自古以來就以謙恭有禮著稱,咱山東人樸實仗義,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幫人卻被人訛詐的情況,但社會上廣泛爭論‘道德滑坡’,這麼誇張幹嗎?”

  “現在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做好事兒必須加上很多噱頭才能得到廣泛傳播與宣揚,比如‘90後美女’跳水救人,而負面的新聞卻很容易散佈,甚至不弄清真相,就使用刺激眼球的標題和字眼。”省人大代表、濟寧市技術學院副院長蘭青説。

  “彭宇案”就是例子。因“小悅悅事件”,輿論再次將矛頭指向4年前已和解結案的南京“彭宇案”,認為是此案錯判産生的負面效應,導致人們不願做好事甚至見死不救。一些地方出現老人摔倒無人攙扶、做好事反被誣告等現象,也屢被歸咎為“彭宇案”的影響。然而今年1月中旬,“彭宇”案風波又起,彭宇自己表示,當時徐壽蘭確實與其發生了碰撞。

  “真相到底是什麼?”丁梅憤然説,媒體不能為了追求轟動效應,過分宣揚這些個案。

  “如果‘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訛你,北大法律系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敗訴了,北大替你賠償!’前段時間的‘撐腰體’為何會爆紅網絡?做好事呼喚有制度‘撐腰’。”蘭青説,如果有人看到歹徒持刀搶劫就去見義勇為,爭鬥中不幸受傷,光醫藥費就花了10萬元,見義勇為者獎金遠不能填補此缺口,後續損失只能由個人承擔,這樣見義勇為的熱情肯定會受到影響。

  省政協委員、山東經濟學院原黨委書記張體勤認為,社會應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同時通過制度加強對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和見義勇為行為的保障力度,《山東省見義勇為保護條例》醞釀修改就是很好的契機,讓好人“責任上沒顧慮,經濟上沒損失,名譽上有褒獎”。

熱詞:

  • 彭宇
  • 老人
  • 教育學生
  • 教育孩子
  • 老師
  • 彭宇案
  • 家長
  • 省人大代表
  • 蘭青
  • 山東省見義勇為保護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