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4年涌現488名“中國好人”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6日 18: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2月23日報道 “好人檢察官”吳群、“守墓老兵”歐興田、“以德報德”農婦李孝香和劉士聖、“板車女孩”黃鳳、“最堅強母親”許張氏……一個個安徽籍的“中國好人”感動了億萬中國人。統計顯示,“中國好人榜”活動開展4年以來,安徽省488人入選,佔全國上榜總人數近八分之一,位列各省區市榜首。2011年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中,安徽4人入選,人數也位居全國之首。

  這個處於經濟發展階段的中部省份何以好人頻出?記者帶著疑問,探尋道德建設“安徽現象”的背後。

  安徽488名“中國好人” 傳播新時期雷鋒精神

  只為60多年前對戰友的一句承諾,年逾八旬的安徽老兵歐興田拖著病弱之軀,四上北京、走訪六省,為重建淮北西大門抗日烈士陵園四處奔走,並堅持為2400多名犧牲的戰友守墓30多年。

  2011年9月,安徽省合肥市沿河村農婦劉士聖熱心搭載一位老太坐“順風車”卻不幸發生車禍,導致老人罹難。愧疚的劉士聖數次送去賠償費,竟一次次被拒絕。兩戶農民家庭書寫了一段“以德報德”的佳話。

  退休前是安徽省人大機關工會主席的張景蘭平時節衣縮食,一條褲子穿了十多年,卻在過去幾十年裏拿出全部積蓄,幫助250多位安徽農村貧困學子圓了“上學夢”。今年64歲的張景蘭退休後為了多攢些錢,開始了撿破爛的生活。

  這些來自基層老百姓身邊的道德楷模散發出耀眼的道德光芒,為民眾樹立起新時期公民的精神標桿,成為“新時期雷鋒”。

  安徽做實“好人”文章 推進公民道德建設

  近年來,安徽省繼續深化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從基層巡演、媒體宣傳、幫扶禮遇、教育提高四個方面入手,放大道德模範的示範作用,蔚成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

  圍繞道德典型的選樹工作,安徽省形成了縣、市、省層層跟進的工作鏈條。各市縣有地方好人、道德模範、十佳人物評選,全省道德模範評選兩年一屆已連續開展7屆。從1996年開始,安徽堅持每月評選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十佳事跡,挖掘發現一大批群眾身邊的好人好事,夯實了“中國好人榜”推薦評選工作基礎。

  2009年起,安徽省財政按每年100萬元撥付困難道德模範專項資助資金,省委宣傳部調配的全省宣傳文化事業經費進行適當配套,先後資助多位困難模範和“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幫扶資金達360多萬元。

  打造“好人安徽”品牌 推動典型效應轉化為社會效應

  作為團體在2012年1月被評為“中國好人”的合肥“A型血互助團”,是在2011年11月為幫助一名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病的孩子小君耀而産生的。在合肥原本素不相識的一群人,因為在網上發起的救人而相識。他們定期捐獻自己的血小板,並讓這份愛心一直在延續著。

  “A型血互助團”只是安徽道德模範輻射效應的一個縮影。現今,安徽全省各地、各行各業涌現了許多志願服務團隊,成為社會生活一道靚麗的風景。

  據了解,安徽省註冊志願者達160多萬人,各種類型的志願服務隊達2985支,建成社區志願者服務站1590個。“有困難找志願者、有時間做志願者”已蔚然成風。

  “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公民道德建設工程與當地道德模範的涌現相輔相成,榜樣的典型效應正轉化為群體效應,進而擴散為社會效應。”社會學家王開玉説。(合肥在線-江淮晨報 王正忠 蔡敏 詹婷婷)

熱詞:

  • 好人
  • 中國好人
  • 模範
  • 中國好人榜
  • a型血互助團
  • 順風車
  • 以德報德
  • 守墓
  • A型血
  • 典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