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公廁減少 “減”得是民生觀念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4日 11: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千龍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城市變大了,固定公廁卻少了? 2008年2月1日,濟南509座公廁全部免費,但在2011年10月25日,濟南市城管局發給出租車司機的1萬份新版公廁地圖上,僅有403座公廁,公廁數量減少100多座。

  城市越來越大,公廁越來越少,這種怪相其實並非濟南獨有,而是在很多城市所凸顯。近日媒體不斷爆出,廣州女大學生在公園搶佔男廁,廈門女遊客在園博苑搶佔男廁,東湖風景區女遊客廁所前排15米長隊,被逼衝入男廁等新聞,表面看來好像是男女廁位比例失衡,實際上卻暴露出公廁建設跟不上城市發展步伐的真問題,反映出城市建設決策者重發展、輕民生的主觀傾向。

  城市要發展是必然趨勢,市民都會理解和支持。但是城市發展的目的之一,就是不斷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存環境。高官達富,還是平民百姓,如廁之事都是不可能推之拒之的。也許坐在豪華公廁旁邊辦公室裏的“執政為民”者,喜形于城市建設的日漸日新,安然于品茶如廁之便,並未能體諒到數以萬計的內急者尷尬和狼狽。《濟南時報》兩個版面的“濟南公廁現狀調查”雖然沒有爆出女搶男廁的新聞,但是隨著城市變大,人口變多,公廁卻以3年少了4分之一的驟減,外地人問不到廁,本地人找不到廁,長隊等廁,手持公廁地圖的“的哥”“的姐”也難如廁的尷尬局面確是嚴重的存在並日趨發展著。

  和“自來水不是自來的”同樣道理,“免費”公廁並不是“免費”,因為這是包括所有如廁者在內的全體納稅人源源不斷的貢獻。這一點,決策者當然更明白,只是在處置稅賦時的主導思想産生了偏差,民生觀念被“減”弱了,必然的生理需求被“減”化了。公廁減少的原因,主要是因拆遷中公廁被拆除沒有重新建,也有的因需維修而停用。本來的公共資源變成某些單位或個人謀取巨大利益的無本之源,破舊的公廁又捨不得拿出微乎其微的投入來維修。

  “執政為民”,不是一句挂在嘴上的響亮口號,而應該成為執政者的思想主導和實際行動。城市發展的規劃建設要真正體現民意,就要首先考慮到市民“方便”這一最基本的需求,解除市民如廁這一最起碼的後顧之憂,讓一再“危民”的困擾變成“為民”的服務,這同樣是執政者功不可沒的政績。 (段玉文)

  (來源:千龍網)

熱詞:

  • 公廁建設
  • 執政為民
  • 免費
  • 濟南時報
  • 危民
  • 為民
  • 遊客
  • 東湖風景區
  •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