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時衛于:系統性金融風險 無遠慮,有近憂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4日 10: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要求進一步強化金融穩定工作,重點監測分析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各類非銀行機構和民間融資活動等的突出問題和潛在風險,妥善處理各類風險事件,防止局部風險演化為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所謂系統性金融風險,指的是各種風險的集中爆發。總體看,是否出現系統性風險,既要考慮內外部經濟金融環境、金融機構經營狀況、政府與私營機構的債務水平、利率匯率波動等普遍性因素,一定程度上也會受到“黑天鵝”類突發性因素的影響,最典型的就是1987年10月19日的美國“黑色星期一”股災事件。央行有關負責人此言一齣,讓人聯想到近期溫州立人集團崩盤事件。那麼,中國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嗎?我認為不會。但是,雖無遠慮,卻有近憂。

  從遠慮來看,儘管結構上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中國經濟依然處於較快增長期,為金融穩定提供了最有利的外部保障;中國經濟正逐步向內需拉動轉型,外部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力也在下降。而且,長期以來監管部門對中國金融機構的監管整體偏嚴,金融機構的杠桿化、虛擬化、綜合化和衍生化問題並不突出,金融與實體經濟一直能夠較好地契合。反觀歐、美,因為金融機構過度的杠桿化、衍生化,以及監管部門過於寬鬆的監管,才導致美國的次貸危機;因為國內經濟增長乏力,政府高福利高負債所引致的結構性問題才導致歐債危機。中國經濟有恙,但處於可控範圍以內。歐債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要小于當年美國的次貸危機。

  近憂方面,中央經濟工作的主線是“穩中求進”,堅持“穩”字當頭。但實踐中有諸多隱憂:從金融體系看,近三年銀行業的貸款增量佔到各行貸款存量的50%以上,這些貸款尚未經過完整經濟週期的檢驗。

  從實體經濟看,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成本上升利潤率極低。實業興則金融業強,去年那種銀行業利潤快速增長而實體企業利潤下降的現象並不正常。此外,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有限,導致幾年來民間借貸規模越來越大,利率越來越高,直接引發了近期的一系列民間借貸事件。近四個月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三次專題研究部署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措施,向社會傳遞了積極信號。要化解這些難題,關鍵在於調控和監管。現在的調控可謂進退失據:應當繼續從緊控房價,但這會影響到實體經濟的發展,進而影響到金融體系的穩定。這確實讓人“拔劍四顧心茫然”。面對這些困境,其治理之道,核心要義在於多疏少堵,在於多予少取,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才能落實好“穩中求進”。

熱詞:

  • 系統性金融風險
  • 風險事件
  • 杠桿化
  • 系統性風險
  • 金融體系
  • 金融穩定
  • 金融機構
  • 小微
  • 實體經濟
  • 穩中求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