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變“水瓶頸”為“水支撐”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4日 06: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春伊始,山西省水利廳新成立的大水網建設領導組辦公室就開始加班加點,研究山西大水網建設的各項工作,新一輪水利建設大會戰已經在三晉大地拉開序幕。

  建設山西大水網,奮力實現水利跨越式發展,既是飽受“水”困的3500萬山西人民多年來的夢想,更是該省在加快轉型跨越發展中變“水瓶頸”為“水支撐”的努力實踐。

  煤長水短,是對山西自然資源稟賦特徵的典型概括。數據表明,山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05.8毫米,人均佔有水資源量僅381立方米,為同期全國人均值的17%,屬於全國水資源短缺程度最嚴重的省份之一。

  針對上述狀況,山西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調研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針對主要水問題,于2007年初作出了加強水利建設實施興水戰略的重大決策。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目前35項應急水源工程已全部完工,興水戰略取得決定性勝利。去年年末,全省水庫蓄水量達到20億立方米,是“十五”期間年均蓄水量的3倍。

  省水利廳廳長潘軍峰説,全省已初步形成覆蓋城鄉的供水體系,可基本滿足正常年份和一般乾旱年份的供水要求,水源工程實現了從“短板制約型”向“基本保障型”的跨越式轉變。

  去年4月8日,山西省委、省政府針對新形勢需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全面啟動了大水網建設。

  其總體框架是:以縱貫山西南北的黃河北幹流和汾河兩條天然河道為主線(兩縱),以十大骨幹供水體系(十橫)為骨架,通過河庫連通工程建設,將黃河、汾河等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庫相連通,形成“兩縱十橫、六河連通,縱貫南北、橫跨東西,多源互補、保障供應,豐枯調劑、結構合理,穩定可靠、配置高效”的供水網絡,實現水資源開發利用由“水瓶頸”向“水支撐”的轉變。

  據悉,到2015年大水網骨幹工程基本建成後,全省年總供水量可達到91億立方米,以有效解決全省水資源空間分佈不均、地區用水差異較大的問題,在空間和時間上滿足各地區轉型跨越發展的用水需求。有關方面預計,大水網建成後,山西省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的問題將得到基本解決,地下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水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據新華社太原2月21日電  

  □“十二五”看開局 新華社記者晏國政

熱詞:

  • 六大河流
  • 黃河北幹流
  • 水生態環境
  • 水支撐
  • 水網建設
  • 供水體系
  • 瓶頸
  • 一號文件
  • 十五
  • 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