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網絡時代,實體書店“活路”何在?(1)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3日 16: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上海2月21日電(記者魏宗凱、周琳、孫麗萍)龍年伊始,有著30年曆史的上海書城淮海店選擇了正式停業,計劃另擇新址開設一家全新業態的閱讀體驗書店。而此前,多家知名實體書店相繼宣佈關門。

  據悉,上海市政府近日將公佈扶持實體書店的相關措施。但在移動互聯改變讀者的閱讀、購書習慣的今天,傳統書店原有的經營模式似乎已經步履維艱。面對水漲船高的運營成本以及網上書店、電子書的衝擊,實體書店能否繼續生存?網絡時代其出路又將在何方?

  半數實體書店被迫關門

  上海書城淮海店的前身是上海教育書店,曾是全國首家經營教育圖書的專業書店。2005年,改建後的上海書城淮海店營業面積擴大到5個營業樓層,共1500平方米,陳列銷售各類圖書、音像製品10萬種,成為當時上海最大的綜合類書店之一。記者了解到,此次停業也與書店經營不善、業績連年下滑有關,2011年該店銷售業績同比下跌20%。

  而曾有“遠東第一大書店”之稱的上海書城南東店,現在營業面積只剩下300平方米,僅為繁盛時期的十分之一,由於外面沒有招牌,不少讀者甚至以為南東店早已不存在了。

  上海書城副總經理江利對記者表示,2011年上海書城旗下各家書店的銷售額有增有減,整體來看並未下降,但傳統的書店經營模式確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此次淮海路店的停業是公司根據市場定位的一次調整,今後還會在淮海路開設一家全新業態的書店。

  好的書店被認為是城市的文化地標,但越來越多的書店卻正在城市中心商業街消失。有統計數據顯示,10年來,全國一半的民營實體書店已被迫關門。號稱“擁有全國最大連鎖渠道”的民營連鎖書店光合作用書房,也于2011年10月宣佈停業。

  實體書店停業已不是新鮮事,席殊書屋、明君書店、思考樂書局、第三極書局、風入松等多家知名實體書店近年來相繼宣佈關門。有評論稱,實體書店的凋敝已演變成一場全國性的危機,而每每這些極富有特點和地標性實體書店的消失,總會引起媒體和公眾的熱切關注。

  知名文化人、上海季風書店合夥人小寶告訴記者,由於租金越來越高,再加上網上書店和電子書的衝擊,實體書店已經很難靠賣書那點微薄的利潤來維持運營。“事實上現在一些書店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店了,讀者在裏面消費的不是書,而是文化。”

  (來源:新華網)

  【1】【2】

熱詞:

  • 書店經營
  • 網絡時代
  • 淮海店
  • 電子書
  • 席殊書屋
  • 2005年
  • 風入松
  • 連鎖書店
  • 實體
  • 中心商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