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歷久彌珍的南繁精神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2日 0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海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文\范南虹

  “南繁精神,是時代的財富,怎麼弘揚都不為過。”每一次採訪三亞南繁科技院院長李勁松,他都會反復地説到南繁精神,他説這是無數農業科技工作者,經歷半個多世紀風雨,共同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

  2010年1月1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考察南繁基地國家雜優中心三亞基地時曾讚揚:南繁基地,對中國農業在育種上做了很多貢獻。南繁科研的領軍人物如袁隆平、吳明珠、李登海等,50多年如一日,不計報酬,無私貢獻,其實這種精神,是一種很高尚的精神,為國家為民族負責的精神。

  從上個世紀50年代至今,先後有30多萬人次的農業科技工作者來海南從事南繁工作,先後涌現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矮稈水稻之父”黃耀祥、“西北瓜王”吳明珠、“玉米大王”李登海、抗蟲棉發明家郭三堆等科學家;培養了周開達、謝華安、顏龍安等十幾位院士……這一連串共和國農業史上閃亮的名字,不僅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還創造了永不過時的精神財富───崇尚科學、求實創新、不畏艱辛、無私奉獻的南繁精神。

  吳明珠院士説,“從事農業科研工作,不吃苦怎麼行?不下地怎麼行?”雖然是80多歲的老人,但她只要在南繁基地,就會堅持每天到田地,觀察、記錄、授粉……對南繁育種的老專家而言,字典裏似乎沒有“退休”兩個字。

  甘於吃苦,是每一個南繁科研工作者的真實寫照。不僅甘於吃苦,還樂於奉獻。袁隆平、吳明珠、朱英國、郭三堆等等,都是無私奉獻的人,他們培育出的每一個新品種,都可以為自己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他們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無私奉獻出來了。記得袁隆平院士曾笑著對記者説:“我連自己的名字都不屬於我了。”如今,他培育出的雜交水稻已在世界20多個國家推廣,為解決世界性的糧食問題作出了突出貢獻。

  但並不是每個南繁科研人員都會在共和國農業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他們更多的是默默無聞奉獻一生。三亞南繁科技院科研人員雷新民是湖南人,如果不是他架著的那副黑邊眼鏡,如今,走在三亞田間地頭的他,很容易被人誤認成當地農民。1981年,23歲的雷新民跟隨湖南省汨羅市種子公司南下來到海南,開始了水稻育種制種工作。

  從此,他沒有再離開過南繁。2006年,三亞南繁科技院的熱帶高效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在緊張籌備中,而剛做完腎臟手術的雷新民還堅持挂著尿袋到田間察看。“他對南繁有一種樸實的感情,不為名利,只為熱愛。”三亞南繁科技院副院長柯用春感動地説。

  這個冬天,如往年一樣,又有很多全國各地的農業專家來到基地育種。“三亞南繁科技院有3個試驗基地,總面積有1000多畝,共有30多家農業科研單位以此為平臺,在這裡開展水稻、玉米、棉花、蔬菜等育種工作。”雷新民説,他要為這些科研人員提供好平臺服務工作。

熱詞:

  • 南繁
  • 郭三堆
  • 精神財富
  • 農業科研單位
  • 雜交水稻之父
  • 退休
  • 農業科技
  • 農業史
  • 玉米
  • 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