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不選“公雞”選“母雞”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1日 15: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明嘴股譚

  上周有兩則新聞蠻有趣。

  一是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成立大會上,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有趣地化身為藍籌股的“促銷員”,稱滬深300等藍籌股的靜態市盈率不足13倍,動態市盈率為11.2倍,顯示出比較罕見的投資價值,這意味即時投資的年收益率平均可以達到8%以上。不過二級市場反映一般,股民思維已經不再“見風就是雨”,必須“看到兔子才撒鷹”。

  二是某權威媒體刊文反映了基民的抱怨,説“買基金就像買公雞下蛋”,意思是多年來基金沒有給投資者創造財富。

  我想很多投資人目前都很困惑,現在到底是不是投資股市的良機呢?一方面郭主席不斷喊話表示誠意,另一方面股市的前景的確很不明朗。其實關鍵點就在於,中國經濟這一輪轉型升級能否順利,這不僅考驗執政者的智慧,也考驗股民的眼光。

  歷史總是會押韻,卻不會絕對重復。從估值來看,的確目前多方處在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不僅有估值底和政策底,還有可預期的養老金托市,從這點來看買入藍籌股的確是歷史性機遇。但是就像郭主席所言,動態11.2倍的市盈率對應的也只是年化8%的收益率,如果考慮到波動的風險,還不如買入收益率在6個點左右的銀行理財産品。這也是藍籌股的尷尬所在,對於老股民來説,很清楚股市最大的機遇依然在於成長股,但在複雜的轉型期,到底誰能脫穎而出,具有強大的不可知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還是以往的觀點,對於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來説,選擇股票型基金來抄底是最好的選擇,當然選擇基金不是盲目的,雖然基金抄底的整體勝率會優於個人投資者,但是的確“雞群”中會有“公雞”和“母雞”之分。

  從2005年至今,雖然飽經風雨,但是基金市場上的確出現過不少複合收益率在20%上下的優秀基金。南方日報投資週刊曾在過年後的《龍年理財寶典》仲介紹過一批這樣的“母雞”,如大摩華鑫資源、興全全球視野等。這些基金經理人都有類似的特點:公司風氣正、基金經理獨立思考、經歷過牛熊心態淡定、對大趨勢看得明白。2005年至今7年,指數複合收益率正是10%左右,這些優秀基金的複合收益率為20%;如果未來指數可以提供8%的長期複合回報的話,這批“母雞”平均下來每年可以多下8%的蛋應該不難。考慮到這一點,15%以上的長期複合回報是應該引起我們重視的。

  在別人或熱情萬丈或口誅筆伐的時候,于其跟隨著去噴口水,不如冷靜思考當前市場的投資機遇,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路徑吧。

  賈肖明

熱詞:

  • 母雞
  • 公雞
  • 股票型基金
  • 公雞下蛋
  • 買基金
  • 選擇基金
  • 藍籌股
  • 動態市盈率
  • 基金市場
  • 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