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憶往昔,崢嶸歲月“苦”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1日 04: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東植物志》1至9卷記載廣東及海南蕨類和種子植物(包括引種栽培的)共306科、2044屬、6937種、43亞種、508變種(其中蕨類植物58科、159屬、582種、25變種)、插圖2757幅,總字數近700萬字。”記者在《廣東植物志》第十卷中找到了這段介紹。

  這700萬字的背後,承載着科學家們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和困難,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有這樣一個故事,1936年,由鄧世緯帶隊的科學家赴貴州調查,這個採集隊先後有4人因瘴癘病故。但即使有生命危險,還是有新科學家補充進採集隊伍。採集植物標本時,要戰勝疾病、毒蟲、飢餓、寒冷……吳德鄰回憶,去海南島、雲南採集標本時,螞蟥很多,不光水裏有,連天上都會掉下來。“螞蟥吸了血,自己本人根本不知道,等到身後的人看到你的衣服被血浸透了,你才意識到有螞蟥掉在身上!”趟水過河時,螞蟥更多,治療螞蟥咬傷的最好方法就是把煙絲按在傷口上止血。陳邦余回憶,在海南島採集標本時,走路走不了50米,螞蟥就會爬滿腿。後來,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新方法,用五六層紗布包一個鹽包,泡在水裏浸濕,看到螞蟥吸在腿上時,就用鹽包砸上去,螞蟥就會掉下來。

  編寫植物志,不僅需要了解本省的植物,還需要了解周邊省份的植物。

  陳邦余回憶,在西雙版納採集標本時,還遇到過國民黨殘匪。1960年,他參加了西沙群島的植物調研,當時有越南偵察機在頭頂飛,面臨“吃子彈”的危險。還有植物學家在深山裏採標本,遇到了狗熊,毒蛇、毒蟲更是司空見慣。飯食是簡單的鹹菜、飯糰,睡覺則在兩個馬鞍上支個蚊帳。這樣的日子每年有兩次,上半年開花的季節和下半年結果實的季節,唯此才能把一個物種完整的成長過程採集下來。

  採標本需要翻山越嶺,“我去雲南採集標本,要去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高山,一直採到雪線為止。”吳德鄰回憶道。科學家們必須自己背用具,早出晚歸,回來後還要製作標本。吳德鄰説:“每天都是吃了早飯,六七點出去採,中午帶一點冷飯糰吃一吃。晚上做標本到十一點多,非常辛苦。”一天要採幾十號標本,採回來還要精心選擇適合做標本的部位,做標本要烘乾,還要燒木材、木炭……

  研究標本時,要鑒定每一種植物的種屬,前提是了解國外相關的研究。“一個分類學家一定要懂拉丁文!別人的書籍看不懂,就無從知道是不是新種。”吳德鄰説,以前科研條件差,圖書館藏書少,沒有外國18、19世紀的書,於是植物學研究非常困難。“當時我們給外國專家寫信,請他們幫忙找資料寄過來。”除了撰寫,編輯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吳德鄰説:“一本書大概80萬字,要看三遍。作者送來看一遍,退回去修改再看一遍。”他説,一遍是80萬字,4遍就是320萬字。編纂者大都是和他年紀相倣的老科學家,眼睛看不太清楚。

熱詞:

  • 螞蟥
  • 科學家
  • 廣東植物志
  • 飯糰
  • 圖書館藏書
  • 新種
  • 亞種
  • 科研條件
  • 植物標本
  • 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