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我國成熟青瓷始於東漢晚期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19: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漢青釉弦紋洗口雙係瓶

西晉青釉羊

  瓷器鑒賞(二)

  原始瓷器的生産,從商週到戰國、秦、西漢時期都不曾中斷。到了東漢時期,由於長期經驗的積累,對原料的揀選,釉的配製和施釉技術的不斷改進,以及窯爐結構的改善,燒成溫度的提高,燒成氣氛的控制等許多方面,均具備了燒制瓷器的條件,因而在浙江上虞一帶首先出現了比較成熟的青釉瓷器。

  “青瓷”是因為在瓷器表面敷有一層透明或半透明的青釉而得名,其呈色是因釉中所含氧化鐵元素所致。由於含鐵量的多寡以及燒制過程中窯內火焰氣氛的不同,在呈色上又有淡青、青黃、青綠等色的差異。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對浙江上虞小仙壇窯址中出土的青瓷殘片的科學測試和化驗,表明該窯製品胎質細密、透光性好、吸水率極低或不吸水、釉面光潔,燒成溫度應在1260℃~1310℃之間,這些青瓷的物、化性能已基本符合現代瓷器的標準。所以學術界認為我國成熟青瓷的燒製成功,應始於東漢晚期。

  三國時期,青瓷生産以江蘇、浙江地區為中心,作為一種興起不久的新産品,其造型基本上是承襲漢代器物造型而來的,它較多地吸取了漢代陶器和漆器等的器形式樣。器形有盤口壺、雙沿罐、井式罐、水盂、油燈,墓葬出土的還有羊形器、穀倉、虎子、蛤蟆、灶、雞籠等。這時的器物胎質堅硬,釉質勻凈。裝飾紋樣有弦紋、模印的斜方格紋、斜方回紋、井字紋、貼塑鋪首,虎子上刻畫翅膀、編織繩索等。東吳時期首創了蛤蟆形水盂。穀倉上的堆塑、雕刻形象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西晉時期,以越窯産品為代表的青瓷製作更加興盛,造型豐富變化多樣,除雞頭壺、羊頭壺等這一時期常見的器形之外,其他還有穀倉罐、豬圈、狗窩、雞籠、燈、羊、避邪、異獸、熊形燈、熊形尊、虎子等。模印是這一時期的主要裝飾方法,透雕鏤花工藝常用於香熏的裝飾之中。西晉晚期開始使用的褐斑裝飾,豐富了瓷器釉面的裝飾效果。

  東晉時期,青瓷造型漸從矮胖向瘦長轉變。雞頭、羊頭開始變高,在裝飾方面,褐斑使用增加,素面加飾弦紋裝飾比較多,壺、罐等琢器加飾的係從條形向橋形轉變。

  南北朝時期,青瓷在生活中的使用更加廣泛,器物造型更加適合實用,器形普遍更加瘦長,雞頭,羊頭裝飾的壺,動物形象逼真高大。硯也由原來的三足變成了六足乃至多足。在裝飾風格上,由於佛教信仰的流行,刻畫以及淺浮雕蓮瓣紋在器物上廣泛使用,而模印裝飾變得少用,圓雕、純粹的動物形象和透雕鏤空的裝飾幾乎絕跡,點彩褐斑裝飾也宣告衰竭。浮雕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裝飾風格,蓮瓣紋以及羽人等在青釉的襯托下十分秀美。

  (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 黃衛文)

熱詞:

  • 青瓷
  • 器物造型
  • 釉瓷器
  • 晚期
  • 東漢時期
  • 器形
  • 西晉
  • 呈色
  • 裝飾風格
  • 燒成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