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激光近視矯正手術安全性爭議:長期評估尚處空白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8日 15: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財經網》記者 許競】

  近日,台北醫科大學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在自己開辦的診所召開新聞發佈會,向媒體表示,近6個月將不再開展激光近視矯正手術,因為他沒有辦法坦然地告訴病患,這個手術沒問題。

  由於蔡瑞芳是當初第一個將激光近視矯正術引入台灣的人,其棄用手術的決定立即引起廣泛關注。

  “自"準分子雷射層狀角膜成型術"(LASIK)引入國內,已有二十年。最近6、7名個案,在手術10多年後出現視力衰退。”蔡瑞英對台灣媒體表示,“一名45歲女性,開刀前近視8、900度,手術後視力改善至1.0;最近視力退化到連開車上路都不行,檢查後也不是黃斑部病變等其他眼疾。”

  “激光矯正視力手術”的英文直譯應該是“激光折射術”,也稱“激光療法”。LASIK是激光療法的方法之一,而最早推出的激光療法是PRK。LASIK和PRK的原理相同,都是通過削薄眼角膜,對視力進行矯正。只不過,早先的PRK方法,是用激光灼燒眼角膜的表層,而LASIK則是削薄角膜基質,即在掀起角膜瓣後,對其下方的角膜進行灼燒,然後將角膜瓣蓋回。

  LASIK的誕生使得高度近視的人,也可以通過手術完成視力的矯正。與此同時,LASIK可以減少術後疼痛,使患者在短時間內完成術後的恢復。於是,LASIK隨即得到更廣泛的歡迎。但是,尚無研究表明,LASIK比PRK更安全,或更差。

  根據蔡瑞芳的推測,LASIK完成後,角膜瓣蓋回去卻不癒合,雖不會形成疤痕,但病毒等致發炎物質可趁隙而入,長期發炎恐影響視力。

  其實,對於激光療法安全性的討論在醫學界並不鮮見。早在1998年,也曾有媒體爆出類似今天的手術棄用事件。

  1998年,英國《衛報》一篇名為《眼外科醫生呼籲停止激光療法》的報道,將激光療法推上輿論浪潮。此後不久,文章主人公,倫敦屈光手術中心眼科醫師William C Jory即在《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刊登了聲明表示,先前的報道扭曲了自己的意思。

  “我原先的表述是,相關研究通過對3600名病患進行術後追蹤,發現有個別案例出現視力減弱甚至失明的情況,鋻於此,我建議未成年人在矯正視力的時候,是否更應該考慮選擇佩戴眼鏡。”

  Jory強調,我從沒表述過棄用激光療法,並且數以千計的英國患者非常高興能夠享用此技術。

  Jory對激光療法的觀點具備一定的代表性。已經在《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雜誌》刊登的相關研究,均表示激光療法的實施具有一定的風險,但是術後並發癥的出現僅限于個別病例,且具體數值説法不一。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於激光療法的審批也十分審慎。激光療法最早誕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但直到1995年末,FDA才對激光療法放行。

  FDA表示,對於激光療法長期安全性的評估尚不充足,FDA建議患者可以選擇單眼逐一治療來規避風險,雖然兩隻眼睛同時手術顯然更簡單方便。

  儘管距離激光療法問世至今不足30年,對於該技術的諸多評估尚屬空白。但是,已有研究證明,激光設備的精準度與術後並發癥的發生概率有著直接關係。

  FDA就是採用審批認證的方法,對激光設備進行管控,以降低激光療法的風險。

  Jory在陷入“棄用風波”前也曾在《柳葉刀》發表文章,呼籲英國政府加強對激光設備的管控。這是至今被證明,降低手術風險最為有效的方法。

  來源:《財經》

熱詞:

  • 激光療法
  • LASIK
  • 手術風險
  • 矯正術
  • 矯正手術
  • 矯正視力
  • 角膜瓣
  • 激光設備
  • 柳葉刀
  •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