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專家提三個長沙古城墻保護方案 尚未形成統一意見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2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原址保護方案示意圖

  舌尖下的古城墻,是情感。公章下的古城墻,是權力。推土機下的古城墻,是慾望。法制下的古城墻是未來。誠如夯土築墻,最終所有浮土夯就的墻體應是法制之墻,在法律的框架下,政府,企業,市民,沒有一個輸家。單邊任意一個環節,都是虛幻的勝利、真實的遺憾。也許這才是真正穿越千年的心中之墻。

  長沙潮宗街宋代古城墻,在文物專家看來,具有重要的學術科研價值,這裡不僅記錄了長沙古城演變的一個片段,還反映了自宋代以來長沙局部地貌的變化。

  截至目前,在古城墻保護問題上,各方尚未形成統一意見。從目前的專家意見來看,有三個設想方案,分別是原址保護、原址抬升保護和回填保護。

  本報記者徐海瑞 周華平 長沙報道

  [方案一]

  原址保護 為古城墻搭建“水泥密室”

  方案理由 潮宗街古城墻是一段極其寶貴的歷史遺存,時代跨度長、疊壓層次清晰,是長沙乃至湖南城市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古城墻既顯示了歷史建築的完整性,又具有觀賞性,是長沙歷史文化名城發展史上的活標本,具有不可複製性,是長沙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産,也是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文化資源。

  方案內容 不改變古城墻所處位置,在墻底和四週架設水泥板,底部水泥板下固定鋼筋樁,這相當於為古城墻搭建了一個密封的“水泥密室”,以確保城墻所在環境足夠穩定,不受周圍地質變化影響。同時,在城墻頂端架設玻璃罩,市民可透過玻璃罩參觀古城墻。而玻璃罩的上方,仍可進行萬達廣場相關設施的設計和施工。

  專家點評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趙曉華:古城墻毗鄰湘江,其底部縱深15米,主要為鬆散填土和強透水的沙礫層,其基岩面標高與湘江河床標高相近,江水對地下水的回流補充作用明顯,且上層滯水與空隙水間缺乏穩定的隔水層,地下水對混凝土具有腐蝕作用,原址保護不僅需要考慮防洪要求,還要考慮長期的止水、防腐要求,難度極大。

  考古人員還發現,古城墻墻基並不穩固。早在古人建墻時,便在墻下架設了若干木樁以穩固墻基。目前這些木樁仍在墻下的砂石和淤泥結構中,一旦湘江漲水,城墻底部容易發生管涌,其巨大的浮力可能導致木樁位移,威脅城墻安全。另外,在古城墻下15米地層結構中,其頂部的5米仍是文化層,蘊藏著不同時期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信息。如果在墻下架設水泥板和鋼筋樁,勢必破壞這些文化層。

  另外,在進行原址保護施工前,也須對古城墻實施整體加固、截取和實驗室內的防霉、防腐蝕等技術處理。這也意味著,在原址保護之前,古城墻已經接受了遷移處理。

  原長沙市水利局局長、總工程師吳長廉:古城墻的保護要充分考慮防洪安全。城墻所在位置臨湘江岸邊,屬防洪堤保護範圍,但其所在地面高程約36米,湘江汛期洪水位大約38米,兩者高差可能導致江水回流。另外,城墻基礎用木樁,其基面以下應該是軟土層,基礎並不牢固。而古城墻遺址實施原址保護所需開挖的大型基坑將會給該區域的防洪工作帶來隱患。由於現在至汛期只有40余天,從防洪安全考慮,城墻應盡可能遷移保護。

熱詞:

  • 古城墻
  • 上層滯水
  • 長沙古城
  • 保護方案
  • 保護範圍
  • 原址
  • 水泥密室
  • 基岩面
  • 萬達廣場
  • 防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