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于丹節目連續出錯遭網友痛貶 將琥珀讀成hǔ b帙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18: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按:

  同樣是講故事,人們對著名文化學者和普通人的期待與渴求是完全不同的。學者講得精妙,理所應當,如果講得像溫吞水,甚至出現一點點疏漏,都會受到眾人指摘。于丹在前不久播出的電視節目中連續出錯,即遭到眾多網友痛貶。比如,她將《客中行》一詩中的“琥珀(p帙)”,讀成hǔ b帙;將《從軍行》詩中的“吐谷(y徂)渾”,讀成tǔ gǔ h徂n……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兩首詩都未超出中學教材範疇。無獨有偶,剛剛出版的新書《于丹趣品人生》一面世,也有讀者指出她書中的一大疏漏:伯牙非俞伯牙也,並考證出歷史上並無俞伯牙其人。伯牙姓伯名牙,與周武王時誓不食周粟的伯夷姓伯名夷、秦穆公時期相馬的伯樂姓伯名樂一樣。在中國上古時期,伯是一個很普通的姓。

  《于丹趣品人生》讀來賞心悅目,但讀到《琴之趣》中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發現作者有一點小小的疏漏:誤以伯牙為俞伯牙了。行文中多次提到。譬如,第151頁,“俞伯牙為什麼會有如此高超的琴藝呢?”第152頁,“俞伯牙身處荒島,不知如何度日。”第153頁,“俞伯牙向‘空’中學‘移情’”等多處。

  伯牙,非俞伯牙。《呂氏春秋 本味》記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東漢高誘對之注解時明確指出:“伯姓牙名,或作雅;鍾氏期名,子皆通稱。悉楚人也。”《荀子 勸學篇》説:“昔日觚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伯牙是當時的古琴名師,技藝高妙,馬為聽琴忘了吃草料。《琴操》、《樂府題解》則記有伯牙向連成先生學琴的故事。以上文獻所述,皆直指伯牙。現代的《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

  伯在上古時期是個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時誓不食周粟的伯夷,盡人皆知的秦穆公時的相馬專家伯樂,皆伯姓。

  説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馮夢龍在小説中的杜撰。然而,這又不能全怪馮夢龍,事情另有原委。

  史志載,鐘子期為漢陽集賢村人氏,鄉民以子期為榮,口耳相傳一句俚詞:“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明代,馮夢龍編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漢陽探源訪佚,由於漢陽話“子期遇伯牙”中的“遇”與“俞”讀音相同,都是去聲,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誤聽為“子期俞伯牙,千古傳知音。”伯牙也就成了馮夢龍筆下的俞伯牙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由於《警世通言》流傳廣泛,俞伯牙這名字越傳越遠,遂以訛傳訛了。

  我久居漢陽,遇、俞二字讀音確實難辨,鄉人口音重,讀時音調還會尖聲上揚,很有特點,作為蘇州人的馮夢龍當時不聽走音才怪。至於“名瑞,字伯牙”也者,當為“小説家言”無疑。

  于丹是受人尊重的學者,著述在海內外影響很大,如此疏漏在下倘不指出,伯牙戴著“俞伯牙”的帽子,恐怕永世不得“正名”了。

熱詞:

  • 俞伯牙
  • 伯姓
  • 俚詞
  • 遭網友
  • 警世通言
  • 馮夢龍
  • 于丹趣品人生
  • 從軍行
  • 詞源
  • 鐘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