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血荒還需制度來救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13: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江西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血荒,以前總是在媒體上看到。上周,筆者外婆重病入院,因身體虛弱,急需用血,急忙到醫院血液科求救,得出的結論是“血荒”。筆者出示自己的無償獻血證,希望得到用血,但還是無濟於事。這讓我真正認識了血荒,也引發了一些思考。

  義務獻血是一種高尚道德的表現,也是一種慈善行為。目前血荒大面積出現在我們社會,似乎很容易讓人想到國民的道德素質下降。然而,在大部分民眾心中存在的是擔心自身健康和獻出的血液如何使用的問題。破解血荒還需血來救,但更需制度來為無償獻血保駕護航。

  獻血確實需要無償,這是社會救濟體系的一種表現,更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標準。可問題的關鍵在於無償獻血之後,高價用血難免讓大多數獻血者寒心。對於高價用血,血站的解釋是需要大量的檢測費用和保管費用。但是,公眾獻血都可以免費,檢測和保管為何就不能一起免費?一些地方血液中心或醫院更是在血荒的時候,公然宣稱沒有獻血證的患者,一律不提供手術用血。這本意或許是想推廣無償獻血,但這種推廣,帶來的可能是民眾內心深層的抵制,也不能激起公眾獻血的熱情。

  目前的制度,也沒有保障獻血者的知情權。作為無償捐獻者,應該讓他們知道,自己所獻的血流向何方,救治了什麼病人。這和慈善捐贈者有權利知道善款的去向和用途,是一樣的道理。而且,只有過程和結果的具體化,才能激發更多人的愛心。當前的獻血人群結構中,大部分都是大學生。筆者在大學期間擔任學生會主席,曾組織學生黨員幹部幾十人參加無償獻血。但是現在從媒體上得知一到寒暑假,各地就開始鬧血荒。這説明,現在先獻血再免費用血的激勵制度,對有公費醫療的人群沒有實質性吸引力。而作為一項國家政策,如果不能吸引這一大批人,那就需要思考政策上是否出現了偏差。

  無償獻血是文明社會的需要,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多考慮細節,盡最大的努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參與到無償獻血中來。如果一鬧血荒,就怪社會風氣不好,社會沒有愛心,卻不願從獻血制度和機構本身去尋找問題。其實,可怕的是制度本身,而不是人心。

  身體健康的人群確實應該積極參與“無償獻血”,但血站和醫院更該透明用血。有關部門也有必要加大對於血站和醫院的“供血成本”的投入。解決“血荒”,不能一味呼籲,應該多想想辦法,多找找工作差距,尤其要在改進體制機制上下功夫。(文/楊利華)

  (來源:中國江西網)

熱詞:

  • 血荒
  • 無償獻血
  • 血站
  • 醫院
  • 獻血者
  • 激勵制度
  • 病人
  • 公費醫療
  • 患者
  • 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