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拾金不昧有獎恰恰體現人性關懷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5日 00: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網-深圳特區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廣州市拾遺物品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擬出新招,拾金不昧者可獲得相當於失物價值10%的金錢獎勵。消息一齣,引發輿論熱議,支持者有之,反對拍板磚的也不少。

  如果該“新規”正式施行後,拾金不昧成了有償拾金,那麼拾金不昧這樣的傳統美德是否變味走樣了呢?不少網友市民表示了如是擔憂。更有網友表示如此做法,表明道德正在淪陷。

  的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要拾金不昧。在這個意義上,拾金有償或多或少衝擊了我們過往所受教育。為何又説新規體現人性關懷呢?筆者認為,此新規是一次回歸常情常理,它把人還原、恢復為普通人來進行司法建構,而不是把每個拾金者都設定為頂著道德光環的完人。這何嘗不是一種進步呢?!

  其實,早在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章“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定”一章就圍繞著失物所有權問題做出了具體而細緻的法律規定,其中第一百一十二條明文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廣州新規從拾獲遺失物品後如何處理、如何查詢和認領遺失財物、對拾金不昧者予以獎勵等方面等均擬出細則。如斯新規,恰恰是與時俱進的表現,彰顯人性的關懷。

  以往,我們總是以完善無缺的道德來要求人,把凡夫俗子架到道德高空來衡量、來要求,實在是淩空蹈虛。這樣説,當然不是否認道德的力量。道德的力量自然很偉大。我們的社會裏也確確實實存在很多道德高尚的人。面對這樣的人,面對這樣的行,我們也會被深深打動。但是,我們也應該直面現實,現實就是,蕓蕓人生中更多的是具有七情六欲、趨利避害的普通人。一個社會在制定共同的社會生活準則時,應該更多考慮大多數人的實際狀況,而非以過度理想化的認知模型來建構普通大眾的行為標準。

  在這個意義上,廣州獎勵失物歸還者,就是從實際出發,把人還原為普通人,而不是用高尚道德來強制約束具有不同道德覺悟的人。至於有網友認為如此做法是道德正在淪陷的表現,筆者以為這是脫離實際的臆測推論了。倘若我們緊緊死抱“拾金不昧無償奉還”道德來規範所有的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反倒不能實現物歸原主。與其如此,就不如制訂規定讓拾金歸還者有適當得利,從而在失主與拾者之間、在利益與道德之間達至平衡。

熱詞:

  • 認知模型
  • 新規
  • 人性關懷
  •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 遺失物
  • 廣州市拾遺物品管理規定
  • 第十屆
  • 權利人
  • 財物
  • 高尚道德
  • 搜索更多認知模型 新規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