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微公益時代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4日 05: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兩天,《2011中國慈善捐助報告》在網絡上被熱議。

  這一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58.3%的捐款都流入政府、慈善會及紅會系統中,只有1.3%捐款到了慈善會之外的社團、民非(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福利院,而即使在這1.3%的捐款接收部門中,仍不排除有政府背景的公益組織。

  這讓我們想起了微公益。

  在我們身邊,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是浙江自然博物館的志願者,以博物館和QQ群為據點,在週末舉行生物、地理、天文等自然科學方面的講座。發起者之一“靜靜銀河”説,公益不一定要犧牲。那麼,他在自我抒發之時,又為人解惑,應該算是新公益方式的一種。

  而媒體人梁樹新的作為,應該代表了相當大的群體,他們以微博和其他網絡媒介作為平臺,不管名流還是無名草根,依靠組織過程中的透明,贏得公眾的信任。這樣的公益,已經從微小的邁出行進到了具有廣泛社會效應的階段。

  民間、草根、隨時、舉手之勞。這就是新公益時代對於公益的重新定義。正如作家張兵武説的那樣:“新公益時代更注重參與、執行,為每個人創造參與公益的‘方便法門’”。與之相比,陳光標太“暴力”,濮存昕略顯高調。

  很多人把基於網絡平臺特別是微博的公益行為稱為“微公益”,而我們把“靜靜的銀河”們的行為也納入“微公益”的範疇,因為這些行為都具有大眾性、草根性、參與性等特性,真正實現了公益的平民化與常態化,大眾對公益事件可圍繞,可隨手轉發,更可成為主角——在這裡,“微”這個字回歸細微、隱匿、精妙的本意。

  另外,我們還找到了10個人在微博上所寫的小事,他們所寫的東西不一定感人,可這就是生活中的你我。在紅十字會“天價餐”與“郭美美事件”,以及河南宋基會信任風暴中,他們還是願意以個體的努力,構建世界的美好,而且,絲毫沒有高調的説頭。

  説到這裡,我們不得不審視自身所處的時代,以下是一些信息和看法。

  1、如果,扶著老奶奶過馬路的風險,遠遠大於讓老奶奶一個人過馬路,我們又如何在失信的氛圍中譴責那些袖手旁觀?再者,如果是你我,會不會伸出援助的手,並且毫無顧忌。

  每個人都應該問問自己;甚至,制度也應該問問自己。

  2、我們感動於個體奉獻的同時,不得不慨嘆,如果社會將救助失學兒童的希望置於一個重病老人的節衣縮食上,那多少顯得有些蒼白。我要説的,是那位蹬三輪車近20年,為300個貧困孩子捐出35萬元的白禮芳老人。

  其實,每次在微博上看到眾人因這位老人而引發的感動時,我都有小小的感傷。如果,微公益行為在拔節般生長時,整個社會又能做好個體無能為力的大公益,那又是怎樣的盛景?

  3、《2011中國慈善捐助報告》。當民間微公益行為如火如荼,猛然遭遇這樣的消息,不知你的感受如何?

  柴靜的最新博文,叫“心軟能救世界”,她寫的是胡文傳,那位救他人而失去自己孩子的父親。在這裡,我不想討論那位讓人百感交集的父親,而想説柴靜文末的一句:“胡文傳的郵箱:1915173740@qq.com,願意與他一起做事的人可以聯絡他。”在體會胡文傳永遠不能平靜的內心之餘,這句話,讓人隱約有一些光明的閃現。

熱詞:

  • 陳光標
  • 暴力
  • 2011中國慈善捐助報告
  • 微公益
  • 微博
  • QQ群
  • 柴靜
  • 公益組織
  • 濮存昕
  • 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