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捐款不是大鍋飯,豈能隨意調劑?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2日 14: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香港蘇女士在隆回縣山界回族鄉中心學校舉行現場捐助貧困學生活動,現場向51名特困學生每人派發500元,向150名貧困學生每人派發100元。可捐贈儀式一結束,班主任就把受捐500元者的紅包收走了,等老師把紅包還給學生時,紅包裏就只剩下200元了。有人舉報説收走的300元被用於支付勞務費和各種開支了。學校則稱將部分學生的捐款收上來,並不是要將這些錢剋扣下來作開支,主要是調劑一下,幫助更多的人。(2月9日《湖南日報》)

  就算學校領導收走紅包不是為了侵吞捐款,但如此剋扣捐款也是違法的。有明確指定對象的捐款不是大鍋飯,不能強行要求受捐者拿出來平分。學校憑什麼代表捐贈者處理已經發放到貧困學生手中的捐款呢?捐贈儀式本身花不了多少錢,學校或當地政府完全可以用公款承擔,這不是大吃大喝之類的三公消費,不會引來公眾非議。如果捐贈者想把儀式搞得隆重一點,相關部門經費不夠,就該和捐贈者商量,讓其適當出一部分資金。但不管怎樣,向受捐者伸手肯定是不對的。

  新聞中提到,為了安排一次受捐活動,有關部門光吃飯住宿的招待費就花了上萬元。這一做法肯定有違捐贈者的本意。千里迢迢來獻愛心的人,怎麼會計較招待的檔次?哪怕只有清茶一杯,捐贈者也不會覺得當地官員摳門,窮地方就該節儉辦事。反倒是大手大腳的花錢會嚇壞捐贈者,也與其貧困地區的身份不符。

  捐贈儀式結束後,捐款便成了受助者的私人財産,別説是學校和老師,就是捐贈者本人也無權過問(除非捐贈時指明用途),更別説是強行收走和截留了。這種行為説輕點是剋扣捐款,説重點就是赤裸裸的搶劫。

  尊重捐贈者的意願應是慈善活動的首要準則,強行收繳捐款、擅自改變捐款用途不僅會導致捐款被人侵吞,更會嚴重挫傷捐贈者及其他愛心人士的捐贈積極性。如此做法既褻瀆了愛心,也觸犯了法律,還嚴重破壞了相關單位與當地的公眾形象。有關部門不能等閒視之,應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防止此類事件重演。

  調劑捐款表面上看是為了幫助更多貧困生,實際上只是避免矛盾,防止眼紅捐款的家長鬧事,但這種做法不僅傷害了捐贈者與受助者,也會讓更多人加入爭奪捐款的隊伍,使真正困難的貧困生得不到應有的幫助。很多習慣了大權獨攬的領導都習慣性的把捐款分配當成自己的權力來行使,枉顧捐贈者的意願。這不僅是官僚作風的體現,更是法盲行為。但以往對類似事件的處理往往不了了之,除非有明確的證據證明存在侵吞捐款的現象,很少有人會被追究責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平均分配捐款或是調劑捐助款物的行為。

  很多慈善家之所以會選擇拎著大袋現鈔派發或當面捐給指定對象,就是擔心捐贈款物會被剋扣。但這麼做費時費力不説,也加大了捐助成本,要是愛心捐款有相對健全規範的管理機制,募捐款物的交付、使用都做到公開透明,不僅能讓更多人放心捐助,也能讓更多人從中受惠。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嚴懲侵吞、剋扣捐贈款物的責任人。

熱詞:

  • 湖南日報
  • 調劑
  • 貧困學生
  • 貧困生
  • 老師
  • 家長
  • 三公
  • 特困學生
  • 中心學校
  •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