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分析稱西方在敘利亞問題上扮演“破壞者”角色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1日 23: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月4日俄羅斯和中國否決有關敘利亞問題的決議草案後,各方圍繞敘利亞局勢的博弈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7日赴大馬士革進行調解努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表示中方“考慮近期派員訪問地區有關國家,繼續為推動敘問題的政治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撤走駐敘利亞大使,緊接著,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以及海灣阿拉伯國家也紛紛宣佈召回駐敘大使。美國、歐盟相繼表態要對敘實施新的制裁。在敘利亞問題上,誰在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誰在扮演“破壞者”和“攪局者”角色,明眼人不難看得出來。

  自去年3月以來,敘利亞局勢持續動蕩。這場將近一年的動蕩局勢目前不僅沒有減緩的跡象,反而在各種勢力的干預下愈演愈烈。敘利亞局勢演變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去年3月至7月,總體上看,這一時期敘局勢尚在可控範圍內,反對派內部派別林立,分歧重重,抗議活動也多以街頭示威為主。第二階段從7月至10月。7月中旬,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宣稱巴沙爾政權已經失去執政合法性,“並非不可替代”,隨後,西方國家干預力度加大,“倒巴沙爾”調門突然升高。8月,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公開要求巴沙爾下臺,英國首相卡梅倫、法國總統薩科齊、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外長阿什頓也發表聲明,要求巴沙爾交權。與此同時,敘國內的暴力衝突也日益升級,敘反對派在土耳其宣佈成立“全國委員會”,並明確提出其目標是推翻巴沙爾的統治。這一階段,“巴沙爾下臺”成為西方和敘利亞反對派的主要訴求。第三階段,從去年10月到今年1月。10月初,俄羅斯和中國在安理會首次動用否決權,否決了由歐洲國家提出的旨在強化對敘利亞制裁的決議草案。此後,在阿盟的努力下,敘利亞政府同意阿盟觀察團進駐,12月,阿盟觀察團開始在敘利亞執行觀察任務。這一階段敘利亞局勢相對平緩,特別是隨著阿盟觀察團的到來,讓人看到了和平解決危機的一線希望。但到了1月下旬,隨著阿盟觀察團當中的海灣國家觀察員相繼撤離,敘利亞局勢急轉直下,暴力衝突再次升級,西方不斷升級制裁與干涉力度,直到本月初俄羅斯、中國與西方在安理會上展開公開較量。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敘利亞動蕩局勢惡化始終與西方的干涉呈正比關係,儘管西方聲稱要制止“流血衝突”,但西方干涉和制裁升級之時,往往也是敘國內暴力衝突加劇之時,人員傷亡更加慘重。因此,在敘利亞局勢將近一年的演變過程中,西方始終在扮演“麻煩製造者”或“破壞者”角色,西方的所作所為絲毫無助於敘利亞的政治和解進程以及減少暴力衝突。

  俄羅斯和中國在安理會動用否決權,並不是在“保護”或“庇祐”巴沙爾政權。巴沙爾的命運最終掌握在敘利亞人民手中。但是,西方的強權政治和干涉主義既損害了聯合國的權威,侵犯了“不干涉內政”的國際關係準則,也無助於結束敘國內的暴力衝突,只能激化矛盾,導致更加複雜的局面。而這一點,才是中、俄行使否決權的最核心意義。而西方國家在俄外交努力正在進行之時紛紛宣佈撤回駐敘大使,這也證明了西方並不願意俄羅斯的調解努力取得成果,不願意看到敘利亞局勢出現緩和。

  因此,在敘利亞問題上,真正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的是俄羅斯和中國,而西方的消極破壞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撰稿:評論員李支援)

熱詞:

  • 敘利亞
  • 破壞者
  • 執政合法性
  • 局勢
  • 暴力衝突
  • 阿盟
  • 國際關係準則
  • 外交部發言人
  • 拉伕羅夫
  • 全國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