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多少民俗在撕春聯式的執法中消亡?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1日 15: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傢伙兒還正過年呢,城管人員就來撕春聯了。你看看這弄得亂七八糟的,你要撕就撕乾淨麼,現在這樣子更難看!”市民南便英指著沿街一排房子門説。渭南市臨渭區城管執法人員從2月2日(正月十一)開始的清理春聯活動,在市民中引起爭議。對此,城管部門説是按照創衛辦的要求做的,而渭南市創衛辦主任柴樹明則表示,按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春聯絕對屬於亂貼亂畫,過了正月十五之後就必須去掉。(2月8日《華商報》)

  按照民間的説法,沒過元宵節,這“年”就不能算過完。所以,即便是按照創衛辦主任柴樹明的説法,為了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必須把春聯撕掉,但那也得等到正月十五以後。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個國家級衛生城市連春聯都不能貼,那麼,這樣的城市對老百姓來説,又有什麼用呢?

  對於什麼是臟亂什麼是衛生,什麼是文明什麼是鄙俗,城市管理部門與市民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在一些關鍵的問題上,差別是明顯而巨大的。比如,一些城市在創建文明城市或衛生城市期間,會把原本遍佈城市的報刊亭全部清理掉,以至令市民無處買報,似乎文明與報刊是勢不兩立的。而將春聯視作需要清理的垃圾,則更是聞所未聞。誠然,隨著時間的消逝,原本嶄新、鮮艷的春聯會褪色、破損,在視覺上産生不好的效果,但在正月裏,年尚未過完的時候,春聯尚在烘托著節日的喜慶,城市管理部門就將其視作垃圾,必欲除之而後快,恐怕更為不妥。

  民俗的形成需要幾十上百甚至上千年,但民俗的消亡卻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即可完成。比如鞭炮,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對其進行限放的情形下,城市裏的人們對於燃放鞭炮的熱情已經越來越小,若干年後,未必不會淪落到進行提倡都難以喚起人們燃放熱情的地步。而春聯,雖然未必會像其他一些民俗一樣式微,但城市裏很多家庭不貼春聯也是事實。如果像渭南有關部門這樣,對街面上的對聯連續撕上十年,恐怕沿街商鋪、單位的春聯就有可能絕跡──既然要撕,何必去貼?而民俗和人們對民俗的記憶與熱情,在不見了春聯之後,恐怕也就慢慢變淡了。

  現如今的很多曲藝形式、民俗活動、手工技藝等等,包括很多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東西,其最初都是發源於街頭的──比如泥人、面塑,比如相聲、雜技,比如冰糖葫蘆,比如戲曲、評書。如果當年便有城管,這些今年被我們視為文化遺産的東西,還有可能産生併發展、流傳嗎?要知道,在街頭支個小攤捏面人,糊口甚至養家可能都不成問題,但如果把這樣的小手藝人驅離街頭,讓他們租個門面,恐怕去除租金之後連糊口都難吧──流動性決定了他們可以能動、自由地選擇在最能賺錢的地方支攤,而不必受店舖固定性的束縛。

  可惜的是,在現在的城市管理之下,小商販是不允許出現在街頭的,那麼,一些舊的民俗形式如面塑等式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一些新的民俗形式沒有了産生的土壤從而不可能産生,也就是必然的了。從這一點上來説,現有的城市管理思路和形式,罪莫大焉。

熱詞:

  • 民俗活動
  • 春聯式
  • 華商報
  • 創衛
  • 面塑
  • 沿街商鋪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捏面人
  • 評書
  • 手工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