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美國求職如回家?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1日 04: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薛涌,旅美學者。

  風起雲涌

  博士過剩是美國半個世紀之久的問題。博士的就業市場幾乎是最糟糕的就業市場。在我找工作那年,一個教職往往上百個競爭者。我當時博士論文還沒有完成,心裏就更加緊張。系主任鼓勵説:“不要緊張,場面你們都見過許多了。系裏雇傭教授,都有個工作演講,大家都去聽。我聽了這麼多年,十幾個中只有一兩個是好的。記著,我們這裡是耶魯,許多來求職的已經是頂級學者。即使他們講好也不容易。你們剛出道兒,就更不必有盡善盡美的壓力了。”

  百里挑一的機會,按説會使僱主和求職者之間出現了巨大的權力不平衡。你作為求職者,手裏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砝碼。但是,一到校園,這些卑微的感覺就煙消雲散。

  我求職時,按規矩是10月31日申請截止,聖誕節前等第一輪面試的通知,如果第一輪勝出,就進入最後一輪的校園訪問,和其他兩三個對手競爭。第二年3月左右大概能聽到消息了。我開玩笑説,美國求職,選總統的時間最長,其次就是找教職。讓我意外的是,Suffolk大學接到我的申請後馬上來電話,先誇得我暈頭轉向,然後説:“既然你在紐黑文,我們在波士頓,這麼近的距離,就別走既定形式,先來校園裏看看如何?”對方還一再提醒:“這不是正式的校園訪問,很隨便,大家認識一下而已,別緊張。”人家設身處地為你減壓。

  到了校園,馬上有種被奉為上賓的感覺。系主任、院長對你問寒問暖,有教授全程陪伴導遊校園。當然還要請客吃飯。晚上演講完回到紐黑文,第二天一早就接到電話,工作拿到了!此時才11月中旬,還沒有過感恩節。我有些猶豫,希望再考慮考慮,增加一下對這個學校的了解。院長馬上邀請我們全家來波士頓遊覽三日,飯店可以馬上預訂,是學校邊上一家有名的豪華飯店。想想看,那時我們還是一文不名的窮學生,哪敢想住這種地方?全家去這麼貴的城市三天,花人家學校那麼多錢,怎麼好意思再推辭人家的工作?

  問問前後班的同學,大家的經歷大同小異。拿到教職幾年,系裏招新人,自己坐在招募者的椅子上,也有機會從僱主的角度看求職經驗。這裡大體的規矩是:既然招人,僱主首先要給求職者創造一种家庭的感覺,好像大家都是你的支持者、拉拉隊,讓你感到溫暖。即使許多大學有一百多個應聘者可選擇,這種謙卑、熱情的態度也從來不會改變。

  聽人們常説:“中國是個人情社會”。想想在美國這個陌生國度的經歷,再看看張紹剛的節目,我不免大驚失色……

熱詞:

  • 校園
  • 求職者
  • 教職
  • 學校
  • 就業市場
  • 這種
  • 美國
  • 紐黑文
  • 薛涌
  • 拉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