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治“小金庫”頑疾需堵牢金庫的源頭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0日 08: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逸川夫

  2月6日,財政部在其網站上發文表示,目前“小金庫”易發多發勢頭得到了明顯遏制。三年來全國共發現“小金庫”60722個、涉及金額315.86億元,責任追究10429人。其中,2011年,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發現的“小金庫”數量及金額比2009年分別下降了82.7%、88.3%。(2月7日《新京報》)

  “小金庫”雖然有一個小字,但其危害早已不能用一個“小”字來形容。它不僅傷及國家和集體以及人民的利益,而且極易滋生腐敗,侵蝕公僕原本良性的肌體,與黨中央和國務院要求的廉政建設及反腐敗工作逆向而行。這給防腐、反腐及廉政建設工作者一個啟示,任何靠職業操守和道德自醒去自報問題的作法,是靠不住的。實際上,中央已多次下文嚴治“小金庫”頑疾,就在去年,中紀委、監察部、財政部、審計署便聯合發文,專項治理“小金庫”問題,但效果一直不佳。

  有人或許會將“小金庫”數量與金額的這份下降比例當成一份不錯的廉政建設的成績,我卻不以為然,這恰恰説明了當前治理“小金庫”的形勢是多麼嚴峻。不知這筆數字是財政部、審計機構的主動出擊,還是各地官員在風聲看緊的情況下被動上報,反正已經讓人感受到有關方面在治理這一頑疾上,依然缺失一種更為有力的法律機制,仍缺失一種行之有效的防止這一頑疾復發的制度保障。

  這再次印證了一個道理,公共機構的人事權與財政權一旦沒有得到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監督,那幾乎是無以爭辯地會運行扭曲。雖然《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在我國已頒布實施多年,各地也對於行政亂收費出臺了相應規定,可以説是汗牛充棟了。但這些制度規定僅僅停留在沒收、罰款、黨紀政紀處分的層面,沒有更為嚴厲的究責措施。這般“寬鬆”的處理究責環境下,是難免行政服務思維的主觀錯位的。那麼“蓋章收錢”現象便會頻現,公共職能型部門於是便“自變”為經營型部門,不斷將他們的“小金庫”做大。

  這樣,一年復一年,公民就只能聆聽審計部門在全國及各地人大的報告席上朗讀“違規違法財政金”的驚人賬單,而這些公共機構大不了在會上將頭稍埋低一會兒,散會後,即便外面輿情洶洶,也無法動其筋骨、掉其烏紗,各大機關事業單位照常可以繼續經營自己的“小金庫”。這樣反復下去,使得相關小金庫有變“大金庫”之勢。而打開“小金庫”的權力,也逐漸成為機關單位“一把手”獨享的一種特權。

  是該拉高私設“小金庫”的違法違規成本了,別等著明年此時又來一次“審計和曝光小金庫”的習慣性震撼;是該引發財政金監管的國家思索了,儘快找準公權運行中的按權“分配”的灰色特權思維,廓清權力邊界,嚴管公權私用,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堵住金庫的源頭,從根本上抑制公權機構打造“小金庫”的衝動。(四川新聞網太陽鳥時評)

  (來源:四川新聞網)

熱詞:

  • 小金庫
  • 行政處罰法
  • 行政許可法
  • 一把手
  • 分配
  • 新京報
  • 審計機構
  • 2009年
  • 行政服務
  • 太陽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