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補齊科技興農的兩個短板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08: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必須緊緊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興未艾的歷史機遇,堅持科教興農戰略,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決心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為農業增産、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擁有13億人口,任何時候,溫飽問題都比其他任何問題重要。在自然災害頻發、世界糧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的世界大勢下,農業的重要性更為突出,這也是中國9年來持續關注“三農”、中央一號文件持續都談農業問題的最根本背景。隨著世界科技革命的持續深入推進,隨著中國人口不斷增長而18億畝耕地紅線日益受到挑戰的現實形勢下,“科技興農”被中央提上日程顯然是一種遠見卓識。更何況,中國傳統的農業確實需要跟上世界科技革命步伐,以能夠滿足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吃飯的需要。而“科技興農”的重要作用,還在於能夠有效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和惠民的大問題。

  筆者作為長期生活在鄉村並了解“三農”現狀的一名基層人員,對於“科技興農”的現狀,感到有兩個制約短板亟待補齊。

  其一,農田水利建設仍是科技農業發展的短板。作為擁有廣袤土地的中國,在近些年來水災、旱災頻繁的情況下,不少城市抗暴雨災害能力弱的現象頻頻出現,不少地方更是頻頻爆出因水、旱災害導致的莊稼大幅減産甚至是絕收的新聞。儘管去年中央一號文件第一次將水利提升到關係“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提出提取土地出讓收益的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破解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問題,並採取了不少有效措施,但由於全國不少地方水利基礎設施歷史欠賬大而多,國家看似鉅額的水利基礎設施投入對真正有效改善農田水利設施,顯然並不足夠。筆者所了解的不少農村,多年來不斷提出加強農田水利設施,並接受了不少上級投入,但離真正有效和高標準地達到三五年“旱澇保豐收”尚有較大差距。如果解決不了這一問題,科技手段再高的農業也難保有令人滿意的收穫。

  其二,農業人才缺失日益制約農業大發展。儘管此次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振興發展農業教育”、“加快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大力培訓農村實用人才”等針對性政策,但不可忽視的是,近年來,由於農村打工群體持續增加(此舉也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重要措施),且打工收入遠比傳統的在家種田多得多,不少農村成了“空巢農村”,青壯年農民都去外地打工了,村子裏清一色的全是老弱病殘和留守兒童,在這樣的現狀下,“農業科技人才”哪來?接受培訓農村實用技術的人員哪來?如果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即使有專業的農業科技人才免費進行科技指導,即使農業社會化服務非常到位,“科技興農”也是一句空話,也難以找到合適的依靠科技種田者。而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農村土地流轉問題尚處試驗階段,顯然需要加大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力度。

  (來源:證券時報)

熱詞:

  • 科技興農
  • 中央一號文件
  • 短板
  • 留守兒童
  • 農業科技
  • 三農
  • 農田水利建設
  • 種田
  • 農村實用人才
  • 增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