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德國問題”又來了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05: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前駐歐盟大使 丁原洪

  在過去一個多世紀裏,歐洲的歷史始終與德國的興衰息息相關。這個國家,既給歐洲帶來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又為戰後歐洲幾十年的和平與繁榮做出重大貢獻。“德國問題”歷來是各國普遍關注的大問題,也可以説是歐洲各國人民的一個“心結”。

  在世界金融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衝擊下,德國凸顯出令其他發達國家刮目相看的經濟實力。根據最新統計,2001年至2010年,德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年增長率高於美英法和歐元區平均水平,失業率和負債水平又低於這些國家。這使得德國在歐洲乃至全球發揮著重大影響力。無論是歐元區的命運,還是歐洲一體化的前途,都主要取決於德國的態度。因此,德國今後的走向為歐洲各國密切關注,從一定意義上説,今日的德國重新激活了歐洲的“德國問題”。

  德國擁有如此經濟實力,主要得益於兩大因素。一是它實行的改革起步早。早在上屆政府時,德國就著手實施以削減福利、厲行節約、降低成本為主要內容的改革計劃。這有利於提高德國産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有助於它從經濟危機中較快地復蘇。二是德國十分重視發展製造業等實體經濟,而沒有像美國等一些國家那樣,過度發展金融衍生品等虛擬經濟。

  德國經濟“一枝獨秀”的形勢,增強了它在歐盟事務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德國早就不甘於只做歐盟的“大財東”,而是謀求得到與其貢獻相應的“回報”。在這一思想的主導下,德國在應對金融危機、拯救歐元的努力中,堅持把維護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為應對金融危機,法國提出制定歐盟國家的統一計劃,由於德國堅決反對,該提議未能落實,最終只達成各國可自行選擇應對危機辦法的“工具箱”。面對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德國無視歐盟其他國家的抱怨和指責,堅持按照德國治理財經的方式行事,即厲行節約、壓縮開支、整飭紀律、提高競爭力;在保持歐洲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反對發行歐洲統一債券、不輕易擴大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融資規模等措施上毫不動搖;對法國以及歐盟委員會極力推動的,強化一體化以應對危機的各種方案不鬆口。

  在1月30日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德國不顧英國的反對和捷克因“程序問題”未予接受,通過了由25國簽署的、旨在嚴格財政紀律的“財政契約”草案;並且確定,該契約一旦得到17個歐元區成員國中的12國批准,便可在明年1月1日付諸實施。這是對歐盟確定的各項重大決策必須各國協商一致的原則的重大改變。另據默克爾總理在華演講,對違反契約規定的國家進行懲罰,不是交由歐洲法院或歐盟委員會負責,而是由各國自行解決,只是有關國家不能從歐洲金融穩定基金和今年7月提前啟動的歐洲穩定機制中獲得任何救助。從中不難看出,實施“主權分享”的機構的權重遭到削弱,而各國政府的作用得到提升。一些歐洲媒體評稱,歐洲“主權國家聯合體”在向德法主導下的“各國政府間的歐洲”轉化,可以説是“德國問題”再現的一個直接結果。

  眼下的“德國問題”不同於過去,人們不再擔心德國再度向外擴張,而是憂慮它轉為“內向”,只關注自身利益,而不再如過去那樣熱心於聯盟事業。德國前外長菲舍爾曾説,“由於規模、位置和歷史的原因,德國在歐盟這一獨特的架構中有著特殊的作用,它是國家利益和全歐利益的集中體現。假如今後它不再作為推動力量,那麼歐洲一體化本身將成為歷史”。

熱詞:

  • 德國問題
  • 心結
  • 工具箱
  • 回報
  • 歐洲一體化
  • 金融穩定
  • 德國經濟
  • 實體經濟
  • 穩定機制
  • 人均國內生産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