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農村金融缺血資金互助沒底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04: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報業網-新華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往事] 2007年立春後,本報記者周靜文與新華社記者來到鹽城,一起採訪當時為新生事物的農民資金互助社。當年正月十六,本報以《觀察蘇北兩家資金互助合作社》為題,報道了鹽城農民探索破解農村貸款難的嘗試。

  [新聞]當年採訪的碩集富民資金互助合作社,隨著鄉鎮撤並已改為“新溝鎮富民資金互助社”,入社農戶發展到2300多家。過去,合作社租農民房子辦公,現在蓋了小樓,兩個門面經營。此外,合作社還辦起了糧食生産專業合作社及穀物合作社。

  鹽城市委農工辦副主任趙壽華告訴記者,目前鹽城共有137家經過民政部門登記的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5年來共投放互助金餘額大約100億元,帶動相關資金向三農投入200億元。“這些錢70%投向了高效農業,20%投向農民創業,10%為農民生活貸款。”

  該社老主任崔鐵當年與記者在煙熏的屋子裏聊了一下午。他女兒是會計,為避嫌他負責糧食生産合作這一塊業務。他告訴記者,搞資金互助,最重要的是加強規範。該社互助金一度達5000萬元,後來按照市縣的要求,維持在目前的每年2500萬元左右。

  在碩集一帶,據説現在有五六家從事資金經營的機構,有的挂貸款公司的牌子,有的挂擔保公司牌子。崔鐵分析説,農村“缺血”是各類資金經營實體存在的主要原因。

  便倉富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陳義亞擔心,現在周邊不少鄉鎮類似的資金組織有20多家,便倉鎮在民政部門登記的只有她一家,其他20家都只有工商註冊,貸款投向很不規範,有的拿了農民的錢卻投向了房地産。

  記者了解到,資金社的存貸款利率跟信用社的標準一樣,而其他機構的利率高出一大截,如有的存款月息加分紅達1分多,為銀行利息的3倍,以此吸引農民存款。

  由於缺少銀監會監督,資金互助對農民、對草根銀行家、對地方領導來説,都是一把雙刃劍。對於金融風險問題,趙壽華表示,鹽城已經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來管理資金互助。“我們嚴控經營規模和金融風險,現在責令縣區有關部門聯合進行清理整頓。同時,縣級政府和縣財政必須為發展資金互助兜底。”

  草根金融的風險到底如何防控?金融缺血的農村還要不要發展資金互助?記者請教5年前因資金互助報道而結識的當地農村問題研究者周嚴東,他認為,門已經開了恐怕沒辦法一下子重新關死,但應該堅決取締挂羊頭賣狗肉、高進高出的農村資金互助。採訪結束時,前來商談貸款的碩集鎮經營大戶陳德林擔心地説:“浙江出事後,嚴管借貸風聲緊……上頭不會是要取締資金互助吧?那樣的話,我的豬廠、飼料廠每年20萬元的貸款誰來貸?”

  本報記者周靜文

熱詞:

  • 缺血
  • 農村金融
  • 互助金
  • 互助合作
  • 專業合作社
  • 草根金融
  • 觀察蘇北兩家資金互助合作社
  • 金融風險
  • 糧食生産
  • 貸款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