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挂鉤”氾濫見證公權品質的變異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8日 21: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廣州多名高校教師抱怨稱,省人社廳把“繼續教育”與職稱評定挂鉤,而提供的收費課程卻不能滿足老師的需求。但為了職稱,有的老師不得不“重修”小學英語,而更多的老師則發動親朋好友幫忙上網絡課。為此,有人發現“商機”,在淘寶網叫賣“幫學幫考”,包拿證最快5分鐘搞定。

  繼續教育本來是好事。其初衷是通過完善個體的知識結構,提高其創新能力、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以期適應于社會對人才的高要求和個人的發展。然而,這麼一件好事,卻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經”——將“繼續教育”與職稱評定捆綁,就已極不合理,而提供的繼續教育質量則更令人堪憂:繼續教育資源不足,課程乏味、授課水平低。參加這種繼續教育,非但無益,相反勞民傷財,甚至,一些繼續教育由於選擇在課日進行,以致對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造成嚴重影響。

  此種背景下的“繼續教育”,已然淪為“職稱教育”——確切地説,已淪為公權斂財的工具,其實質是一種“職稱買賣”。在這種所謂的“繼續教育”中,我們只見“職稱”和“金錢”,而全無“教育”的影子;當然,這種“買賣”是不公平的,它裹挾著買方的無奈和賣方的竊喜。這樣的“繼續教育”,無疑是很具“中國特色”的。

  按説,“繼續教育”與“職稱評定”原本並無“血緣關係”;而事實上,即便在《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第二十五條中,“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情況”,也僅僅“應當”而非“必須”列為職稱評定的重要條件。且不説這樣的規定是否合理,僅就其表述來看,這也是一項彈性條款。可如今,在廣東省人社廳下發的文件中,相關規定卻成了一項強制性條款——“在專業技術資格申報送審材料中,……須提供完成繼續教育情況證明等材料。”公權部門在這裡所展現出來的“偷天換日”、玩轉文字遊戲的功夫,著實令人刮目相看。

  顯而易見,令“繼續教育”與“職稱評定”兩者如膠似漆的,正是權力這支萬能、神奇的“粘合劑”。權力“粘合”之下,很多不相干的東西,是很容易“挂鉤”的:比如,原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志業的教師,卻屢屢在拆遷大戲中登臺“獻藝”,充當“説客”或“打手”,而若配合不力者,則要遭受停薪、停職、“流放”乃至開除的威脅;財政部註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為了引導考生的“誠信意識”,則將考生購買正版教材與其誠信檔案挂鉤;而在河北石家莊,則曾規定居民必須先預交5年水費,才能報銷醫藥費……權力所締造出來的神奇景觀,足令時代為之失色。

  不難發現,上述種種錯謬荒誕的現象背後,權力的魅影清晰可見;而它們所拼接而成的畫面,有著一個共同的名稱——那便是“公權綁架”。這是權力通吃之下慣有的行動邏輯——不受制約的權力或依附於權力的既得利益者,往往能夠以最小的成本,甚至零成本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這是時下“挂鉤”現象氾濫的密碼所在。而將“繼續教育”與職稱挂鉤,正是這樣一個注腳,它見證著公權力品質的淪陷和變異。

  (來源:紅網)

熱詞:

  • 繼續教育
  • 變異
  • 職稱評定
  • 職稱
  • 教育
  • 買賣
  • 流放
  • 誠信意識
  • 血緣關係
  • 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