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外軍消息圖文 >

英因印百億軍購合同選擇法國戰機而擬停止援印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8日 09: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周,法國中標印度百億英鎊戰機採購合同,這一被印度媒體稱為“法蘭西之吻”的合同讓英國極其憤懣,英國已將印度戰機合同視為囊中之物。英國輿論不滿地説,英國每年對印度援助達2.8億英鎊,卻換不來戰機合同,隨後,印度官員公開表達對英國援助的不屑,這一言論旋即引發兩國官員一陣唇槍舌劍。6日印度領導人要求立即拒絕英國援助,回擊英國人的“傲慢與偏見”,同時英國政府也擬停止援印。分析人士稱,這場爭端映射出近年來變化中的兩國政商關係,特別是昔日宗主國如何重新審視崛起中的印度。

  英國“打腫臉充胖子”?

  “印度告訴英國:我們不想要你們的援助”,5日,英國《星期日電訊報》頭版頭條爆料,印度財長慕克吉蔑稱英國援助為“印度發展支出中小菜一碟”。報道還抱怨英國數億英鎊援助也換不來軍購合同,印度竟然將百億英鎊戰機合同給了法國。

  這已經不是印度官員首次提出拒絕英國援助,早在2010年,印度時任外交部長拉奧曾在一份備忘錄中建議,印度應該不再從英國國際發展部接受更多援助,因為該部門過多地“對印度貧困進行負面宣傳”。他呼籲英國國際發展部門從2011年4月起就停止對印度進行援助。消息人士更是透露,英國曾有官員“祈求”印度接受援助。

  這些消息的曝光讓英國政府面臨巨大壓力,因為目前英國國內經濟委靡,政府不斷削減福利開支,並且還要償還外債。英國財政部稱僅今年,英國就需要支付476億英鎊的債務利息。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每年還要拿出數十億英鎊用於對外援助,民怨可想而知。

  保守黨議員菲利普戴維斯就呼籲應該立即停止對印度的援助項目,“印度在國防上投入了數百億,每年還要花數億英鎊開發太空項目。即使他們向我們祈求援助,我們都不應該提供。而他們現在聲稱不再需要這筆錢,我們還要繼續援助,那不是荒唐。”

  英國媒體評論稱,即使在英國經濟狀況非常好的年代,對一個國家提供這麼大規模的經濟援助都是不合理的,更何況印度的經濟每年以10%的增長速度在發展,甚至已經有人預測印度經濟將在10年內超過英國。

  另一名保守黨成員彼得鮑恩也呼籲英國儘快放棄這項“打腫臉充胖子的項目”,因為這些援助項目會花掉國家總收入的0.7%,並且“印度已經有了自己的外援項目,我們仍然向他們提供援助,實在太荒謬了,他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處理發展計劃。”據悉,印度每年要花費60億英鎊用於太空項目、核武器研發以及自己的對外援助項目。

  英企與印政府屢生摩擦

  自2010年以來,印度已經成為英國外援項目最大受益國,總共從英國接受了4.21億英鎊援助。儘管印度經濟發展迅速,2011年,英國際發展部大臣安德魯米切爾執意向印度再提供11.2億英鎊援助。米切爾透露,這項援助項目旨在尋找機會向印度出售“颱風”戰鬥機,但印度卻沒有投桃報李。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英國對印度的抱怨透射出一種宗主國的後遺症,因為近20年來英國對印度的援助已經越來越演變成一種交易,要求立即的回報,即“我們給你們做這個,你必須為我們做那個”模式。

  印度情報部門前任主管維克拉姆索德指出,1962年,英國前殖民大臣鄧肯桑迪就曾威脅印度,如果拒絕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達成協定,英國將撤回對印度的援助。索德説:“這就是後遺症,英國人覺得如果向印度提供援助,就應該獲得一些利益。英國人在這裡曾是殖民者,而非救世主。如果兩國之間不再存在援助,兩國將更加平等。”

  2010年卡梅倫在大選獲勝後訪問了印度,他強調英印兩國擁有“共同的歷史”。在訪問印度高科技公司時,他表示希望兩國關係更上一層樓,“我希望兩國關係更加緊密、更加深遠。在未來,兩國將通過貿易在各自國家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但自他訪印後20個月以來,英國不少官員和商人都表示他們在印度的商業活動屢屢受挫。如不是印度高法裁判政府敗訴,英國電信運營商沃達豐將為多年前一起收購支付20億英鎊稅金。而凱恩能源公司也不得不向印度政府割讓利益,才得以讓價值60億英鎊的合同繼續。

  更有一些英國小公司感到在印度要生存不下去了,因為印度政府官員剋扣了數百萬英鎊,這筆錢原本被用於在2010年英聯邦運動會中支付給這些公司,兩國關係也因為這些摩擦蒙上陰影。

  面對本國公司不斷受挫,保守黨成員道格拉斯卡斯維爾認為,印度經濟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英國,英國應該和印度進行更多自由貿易,並向他們學習而非“以高人一等的姿態給他們上課”。特別是對於印度的援助不能只考慮到英國的需要,應該使自己的援助項目在印度政府眼中更有吸引力。

  一位負責對英貿易的印度高級官員一針見血地指出,印度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經驗和技術,德國為印度帶來工程技術,而英國在印度只想著開設金融和法律機構。

  印度是否需要援助?

  雖然質疑聲不斷,但支持援助印度的人強調,儘管印度經濟發展迅速,但全球1/3的貧困人口仍然居住在印度,4.5億窮人每天只有80便士收入。

  英國國際發展部門指出,援助印度項目每年能拯救1.7萬人。據悉,自2005年以來,這些項目已經幫助印度230萬窮人脫貧。英國際發展部次官阿蘭鄧肯上周回應稱,如果終止援助計劃將意味著成千上萬,甚至數百萬印度窮人死亡。

  英國際發展部大臣米切爾也表示,“近年來,印度已加大資金投入,讓6000萬印度兒童接受教育,但全球30%的窮人依然在印度。印度的一些邦,面積跟英國一樣大,但一半兒童營養不良,我們永遠不會再統治印度,但現在不是退出的時候。”

  英國援助飽受批評另一原因是善款在印度得不到妥善使用,而是被官員中飽私囊。《每日郵報》稱約有85%的援助資金因為貪污而流失,“這使得印度貪污腐敗者更加肚滿腸肥,窮人依舊窮困潦倒。”印度反貧窮組織負責人馬麗妮莫拉説,援助並未解決印度的真正難題,“援助資金也不能改變現有的僵化體制……如果不能意識到問題的根源,這些援助不能對印度造成任何改變。”(馮中豪)

熱詞:

  • 英國
  • 印度
  • 百億軍購合同
  • 法國戰機
  • 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