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社會對職校生成長應多一分耐心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7日 08: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企業不太歡迎職業學校應屆畢業生,他們的技能與崗位需求不匹配。”前不久,在校企合作創新發展座談會上,來自台灣某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批評大陸部分職業學校學生存在“一個月跳槽”的現象。一名校長則辯護説:“台灣很少有中職學生就業,幾乎都是讀完高職才就業。可大陸大部分中職畢業生年齡在18歲左右,他們就業時的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尚未完全成熟,怎麼能與22歲左右的高職畢業生相比呢?”

  對這場爭論,俄羅斯聯邦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劉説安連忙“救場”,他説,中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才10年左右,較之歐美國家仍有較大距離,中國社會對職業學校學生成長要多一分關心、耐心與愛心,既不能急於求成,揠苗助長,又不能吹毛求疵,一棍子將其打死。

  劉説安在美國密歇根大學獲得雙碩士、雙博士學位,回到台灣先後在台灣科技大學、台灣中央大學擔任教授,經常跟全球不同國家的工程科技與職業教育界交流。他認為,大學與職業學校的區別非常大,當我們用類似本科的教材、本科的評價方式去衡量職業學校學生時,將很快使他們失去興趣,無法發揮自己的潛能。

  近年來,隨著在國際太空及遙測領域的深入研究,劉院士對職業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即先進的科研成果需要一個技術精良的工作團體來配合實施。他説,“在研發領域,製作團隊與研發人員同等重要。職業教育越發達技能型人才水平越高,研發的産品在市場上越有競爭力。”

  為此,劉説安對中國大陸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提出了四點建議。首先是要持續重視職業教育。光把眼光聚焦在今天職業教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上是不可取的,要著眼于明天的可持續發展,要用戰略眼光來引領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與職業學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在社會傳統的價值觀中,職業學校學生考分低,沒有學習熱情。現在這種陳見逐漸被破除。在台灣,不少好學生願意到職業學校上學,上職業學校同樣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其次是營造好校企合作的氛圍與環境。據劉院士調查,大陸一部分職業學校具備了一般本科高校難以想象的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産線等實訓、實習資源,但如何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教産融合等方面還缺乏制度與機制保障。

  第三是職業學校教師要摒棄SCI論文至上的觀念。在大學強調SCI論文的重要性都欠合理的情況下,讓職業學校老師寫學術論文的現實意義非常有限。劉説安認為,職業學校教師不但要傳授專業知識與技能,而且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價值觀,需要更多的理論聯絡實踐,而不是一大堆“假大空”的論文。

  第四是建設一批領軍型職業學校,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發展的水平。這位俄羅斯聯邦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訪問大陸部分示範職業學校後認為,有一些創新發展舉措走在了全球前列,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頂尖團隊與職業學校開展合作,職業學校畢業生自主研發無人飛機,等等。大陸職業教育既不同於德國“雙元制”,又有別於澳大利亞的TAFE模式,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職業教育過程中,需要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職業學校。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劉説安院士再三呼籲,在社會轉型時期,各界要拒絕浮躁心態,對職業學校學生成長多一分耐心與愛心。

熱詞:

  • 職業學校
  • 中職學生
  • 職校
  • 職業教育
  • 高職畢業生
  • 學生成長
  • 學生的學習
  • 雙元制
  • 本科
  • T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