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打通農技落地“最後一公里”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6日 20: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湖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湖北日報訊 記者唐曉安 通訊員阮志偉 王萍 劉軍

  “一號文件處處説到了我們心坎上。”2日上午,“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和“提升農業技術推廣能力”,成了十堰市廣大農技人員熱議的話題。此前,新世紀指導“三農”工作的第九個中央一號文件剛對外公佈。

  “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必須依靠科技推動。”十堰市農業局科教科長陳克勇説,去年,十堰經歷了四季連旱、旱澇急轉、漢江大汛、病蟲異常等多重自然災害輪番襲擊,但農村經濟仍實現全面保超目標。其原因,除科學抗災外,更靠科技驅動:推廣地膜育種技術,及時補種,實行糧經套種等模式,創建推廣糧油高産示範片。

  “健全的農技服務體系,是現代農業科技走向農田、讓農戶接受並開花結果的‘最後一公里’。”十堰市植保站站長羅會權深有感觸地説,基層農技人員的基本職責,是引進新技術、新品種試驗與示範、搞好重大病蟲測報與防治、地力監測與配方施肥、農民技術培訓等。這些,直接關係到農業增産、農民增收。

  這勾起了記者兒時在老家監利農村的記憶。那時,每天早晚農技人員都通過廣播介紹施肥、插秧、除蟲、剪枝等常識,農技人員是村民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每遇農事疑點,大家都找農技人員諮詢,什麼時候該統一打農藥、每畝地配藥多少,插秧間距、每蔸幾株……讓大家心裏有數。但不知何時,農技人員在村口消失了。村民播種、施肥、除蟲只能憑感覺,導致藥、肥濫用,既污染了環境,又難以獲得高産。

  “農技服務不到位,原因在於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弱化。”陳克勇認為,時下,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經商,留在農村的多是老人、婦女、兒童和文化程度低的群體,對現代農技接受能力差。以房縣為例,全縣留鄉務農勞力佔農村總人口的48.5%,其中高中以下學歷者佔86%。

  同時,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後,農村推行“以錢養事”,基層農技人員由事業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感到前途渺茫,收入不穩定,許多骨幹紛紛轉行,大中專生又不願加入,導致整個基層農技服務隊伍人員老化。十堰全市117個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有專業技術人員557人,但無一名35歲以下者。全市2010年落實“以錢養事”經費人均僅2.04萬元,除去必要的運行支出,收入很低。117個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無房屋和辦公地點的有56個,大部分沒有公用交通工具,更缺乏攝像機等先進的辦公設備。

  ──十堰基層農技服務體系現狀,是全省的縮影。打通農技落地“最後一公里”刻不容緩。

  可喜的是,培訓新型農民已引起各級領導機關重視,去年9月全省啟動了新一輪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據介紹,僅十堰就有21214人將在今春享受陽光培訓。去年底,十堰還推出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計劃到2015年全市農村實用人才由現在的7.5萬人增加到10萬人,2020年達到15萬人。

  “此次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化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讓我們深感農技推廣服務的春天來了!”陳克勇説。

熱詞:

  • 中央一號文件
  • 農技推廣
  • 阮志偉
  • 配方施肥
  • 陽光工程
  • 以錢養事
  • 最後一公里
  • 三農
  • 插秧
  • 高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