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憤怒速遞”能否成為“幸福速遞”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5日 12: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鼠標一點,快遞上門”。在網絡購物日益興旺的今天,快遞員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然而,當你開門取快件的那一瞬間,看到的是一張笑容可掬的臉,還是一張表情冷漠甚至怒氣沖衝的臉?當你撥通快遞員電話的時候,聽到的是熱情週到的話語,還是毫不耐煩的怨言?越來越多的收件人抱怨自己遭遇了“憤怒速遞”,該怎麼看這一現象?我們的社會對此又能做點什麼?

  憤怒背後是職業歸屬感缺失

  工作很辛苦,脾氣很火爆,這或許是很多人對於快遞員的印象。幾年前,一個站點日快遞業務量只有百件左右,現在,一名快遞員一天就要送100多個快遞件,接打上百個電話,更不用説節日期間的“爆倉”情形了。換位思考一下,應該理解和體諒快遞員的辛勞。但問題在於,“辛苦”並不能和“憤怒”畫等號。把工作當成一份事業,再辛苦也是快樂的;如果把工作當成一種折磨,再輕鬆也是難熬的。

  快遞員的憤怒,還在於職業歸屬感的缺失。當快遞員在寒風中騎車飛奔凍得雙腿沒知覺,卻依然要承受一些顧客對“送貨小子”的刁難與責備;當一些公司把快遞員當成“送貨機器”,只按投遞件數支付工資,各種社會保險一律不管,隨時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讓其走人,無論是從社會尊重還是經濟利益上説,職業的認同感、吸引力都很弱。其實,不只是快遞業,在一些服務性行業,從業人員的“憤怒現象”比較普遍。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個現實問題:如何善待普通勞動者?普通人的勞動價值如何尊重,勞動權益怎樣保障?只有讓像快遞這樣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同樣有尊嚴、有希望,“幹一行,愛一行”才會有説服力,快遞員才不會是“憤怒的小鳥”,“憤怒速遞”才能成為傳送快樂與價值的“幸福速遞”。蘇辛

  用服務質量告別“野蠻生長”

  任何行業的快速發展,都離不開市場需求的給力。快遞業的興起,主要受益於網購的紅火。但是,在井噴式發展態勢下,快遞業出現了“服務短腿”,相關規範與標準來不及跟進,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現代物流業的專業精神與素養更未能養成。於是就出現了一對矛盾:一邊是放量的網購需求,另一邊是服務相對滯後的快遞業。“憤怒速遞”的出現,既是快遞業在發展初期“野蠻生長”的結果,也呼喚著産業的轉型升級。這與此前的淘寶商城提價風波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不無相似之處。

  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網絡購物與消費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作為連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信使”,快遞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發展水平也應水漲船高,告別“放水養魚”狀態,變數量擴張為品質提升。這就需要相關法律與政策“順水推舟”,建立健全市場競爭機制,規範市場秩序,提高準入門檻,重視從業資質,也要求快遞公司加強內部管理,以良好的服務質量去開拓市場,尋求行業發展的新契機。

熱詞:

  • 快遞員
  • 快遞業
  • 憤怒速遞
  • 信使
  • 幸福速遞
  • 野蠻生長
  • 快遞件
  • 網購
  • 蘇辛
  • 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