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如何看待環保人被問責(漫筆)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3日 14: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今,問責成了一個常用詞。人們發現,在煤礦石油、鐵路公路、藥品食品、醫院法院等行業或部門工作人員多被問責的同時,環保部門也成了常被問責的“高危”部門。

  筆者粗略統計,近3年中一些環境事件發生後,環保人被曝光、被追究行政或法律責任的有數十例。某地一企業違法排污,雖然環境監察人員平時要求很嚴,但因沒有按規定填寫相關文書,查無證據,以失職之故被追究;某地一國家明令限批的化工企業,違規未批先建,環保局相關人員因收受企業錢物而視若無睹,結果企業出事後,收錢者被法紀追究;某地環保局兩個監察人員因未頂住説情風,放寬執法標準,在企業放肆排污被群眾舉報後,受到黨紀政紀處理……

  環保人常被問責、環保局長難以坐穩位子這類事在業內成了熱點話題。有人抱怨對環保人問責設置的條條框框過於嚴厲;也有人認為環保人被問責乃事出有因,不能消極應對。

  分析起來,一些環保人被問責的主觀原因是責任心不強、執法不嚴、手腳不凈。客觀上則有三大原因。其一,經過幾十年工業化的快速發展,許多地方過去積累的環境問題,開始集中暴發,環保部門的風險越來越大;其二,隨着國家法制建設不斷完善,對行政過錯追究力度不斷加大,對各類失職行為進行問責已成常態。而有些環保人仍然缺乏責任感、危機感,糊裏糊塗幹錯事;其三,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有了自覺的要求,環保參與意識不斷增強,監督力度不斷加大,有些環保人卻置若罔聞、玩忽職守。

  環保人應該如何減少和避免被問責?

  首先,要依法辦事。環境法律法規是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執法的根本依據。項目環評、稽查、監察執法、各項審批等工作,無論是要落實到文書上的,還是要依法、依規、依制度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的,都要言出有據。特別是對符合審批條件該辦的事,要雷厲風行,對各項核查驗收更要細緻認真,切不可把“檢查”變成“簡查”。

  其次,要嚴格自律。過去環保部門被視為清水衙門,現在則不一樣了,手中有了一定的權力,環保人如果濫用權、亂作為,很容易出事。必須用好項目准入、環評審批中的一票否決權,喪失原則的事不辦、越軌的行為不幹。更不能被一些蠅頭小利弄昏頭腦,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軟,對違規違法者網開一面。

  第三,要公正、公開。環境執法過程一定要公開透明,不論遇到什麼事、什麼人、什麼背景,都不能喪失原則,暗箱操作。要做到政策公開、處罰標準公開、處理結果公開,自覺接受組織和公眾監督,真正讓組織放心、讓公眾滿意。

  可以説,中國已經進入問責時代。並不是非出大事、大禍或濫用職權、違法行政才被問責追究,工作不細、效率低下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行為也可能被問責。環保人要想站得住、站得穩,必須正視這一現實,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

熱詞:

  • 問責
  • 環保部門
  • 環境執法
  • 漫筆
  • 檢查
  • 環保局
  • 排污
  • 環境事件
  • 否決權
  • 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