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農藥毒鹽”肆虐多地,監管到底在哪?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3日 04: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西都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胡印斌(河北媒體人)

  近日,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一起“農藥廢渣鹽”流入食用市場案件,江蘇省鎮江一公司非法制售“農藥廢渣鹽”14000噸,流入全國12個省、市鹽業市場,部分“毒鹽”冒充食鹽流向餐桌。經調查,該公司並無鹽品生産經營資質,其生産原料來自生産農藥後産生的廢渣。(相關報道見本報昨日06版)

  儘管目前尚未發現因為食用“農藥廢渣鹽”而産生的病例,但其對人體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根據中國農大權威檢驗,“農藥廢渣鹽”中的農藥“草甘膦”含量高達55毫克/公斤,類似于奶製品中的“三聚氰胺”。那麼,類似這樣性質極為惡劣、明目張膽違反國家鹽業專營法律規定的做法,何以能夠長期生産並瘋狂進入市場?監管到底在哪?

  鉅額的利益驅使當然是“農藥廢渣鹽”猖獗的直接動力,高額的利潤成了非法制售的高效潤滑劑,也使得眾多從業人員趨之若鶩、鋌而走險。根據披露,一噸農藥廢渣成本僅為10元,而到了銷售終端,一噸“農藥廢渣鹽”則賣到了1400元。也就是説,從生産企業到私鹽批發商、不法糧油店,這條非法産業鏈條上每個環節都産生100%甚至更高的利潤。

  然而,現實地看,並不能簡單地將“毒鹽”猖獗歸結到利益驅使上面。道理很簡單,任何一個行當都可能存在類似“低成本、高利潤”情形,非獨鹽業為然。更何況,我國鹽業專營制度也大大強化了這種利益的刺激。為什麼長期以來私鹽一直禁而不絕?覬覦利益作姦犯科固然是一個原因,而這一行業事實上存在的暴利才是屢禁不止的關鍵所在。

  因此,若想真正杜絕“農藥毒鹽”氾濫,只強調不法企業的利益訴求無濟於事,那不過是一種常識的重復罷了。同樣,一味地主張立法監管,更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託詞。總有一些監管機構,平時無所作為,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件,先出來抱怨法律滯後、應該儘快立法云云。殊不知,任何法律都是滯後於千變萬化的現實生活的,凡事不反躬自省,總是主張立法,未免不負責任。

  當此之際,一方面,相關監管部門應從自身職責出發積極履責,不推不拖,以“食品安全大於天”的使命感、責任感強化監管,從原料監管開始直到糧油市場,各個部門各負其責,形成全環節的嚴密監管;另一方面,可以逐步削減鹽業暴利,要把鹽業專營的制度目標從利潤逐步轉向公共服務,這樣,既可以真正地施惠於民,又能夠大大壓縮私鹽産業鏈的利潤,從而減少犯罪衝動。

  總之,食鹽安全牽涉到千家萬戶,必須以雷霆手段進行治理,切不可在推推拖拖中喪失了最佳時機。要知道,江蘇這傢俬鹽企業從2009年即開始生産了,3年來竟一直平安無事!實在是咄咄怪事。

熱詞:

  • 廢渣
  • 農藥廢渣鹽
  • 監管機構
  • 三聚氰胺
  • 農藥毒鹽
  • 江蘇省鎮江
  • 病例
  • 草甘膦
  • 阜陽市潁泉區
  •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