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稱保護境外公民是中國國家安全超級課題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2日 11: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月30日,在蘇丹喀土穆國際機場,中國駐蘇丹大使羅小光(前左)迎接中水電集團公司的部分員工。新華社記者邵傑攝

  在蘇丹遇襲的中水電工人有的得到救援,有的仍處於被劫持中。他們的遭遇是中國“走出去”面臨風險和不測的縮影。中國崛起有很多令人唏噓的故事,其中有一些發生在境外非常遙遠、落後的地方,主人公通常是默默無聞的中國工人和小商小販。

  每一個大國的崛起都經歷了“走出去”的階段。歐洲列強都有過海洋殖民的冒險,開拓過“荒蠻之地”,但當時沒有能夠約束他們的規則,市場遠未瓜分殆盡,也沒有時刻緊盯他們一舉一動的國際輿論。今天中國的“走出去”,則是要在別人已經瓜分的市場中,尋找“被忽略的角落”,“淘出”自己的發展空間。

  歐美國家當年對“新世界”的開拓,國家機器成為主體,軍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中國小心翼翼的向外邁步,大都是企業打頭陣,中國工人以及商販站到了最前沿。儘管這當中有很多中國國企的參與,但近代大國的對外開拓中,企業和工人從沒有像今天他們對中國這麼重要。

  中國人在非洲邁出的每一步,都靠一線基層人員的勤奮、吃苦和隱忍鋪路。在幾內亞等瘧疾多發國,幾乎每個中國工人體內都有瘧原蟲,很多人都打過擺子。很多人一兩年不能回國,為了安全平時不能走出營地,他們生活的艱難、枯燥常常比國內農民工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非洲人來説,中國工人和商販經常是比“中國”大概念更清晰的存在。他們説不上處處給中國“長臉”,他們展現了中國真實的複雜。他們促進了非洲各國的民生,為當地也為中國國內創造了就業。他們還增加了中國的能源供應,給中國資本和産業開闢了新出路。

  中國離不開走在向外開拓的一線工人和商販,但國家的力量卻不足以在極其分散的地域中保護他們每一個人。

  中國經濟的低端不僅“低”在國內工業生産在世界經濟鏈條中的位置,而且“低”在對外經濟也常常擺脫不了“勞動密集”的層次。中國在境外落後及動蕩地區的僑民,往往是大國中最多的。向他們每一個人提供保護,是中國國家安全碎片化的超級課題。

  再難也得做。在國家使命與個人幸福和安全空前融合的今天,世界各地中國公民每個人遇險,都可能觸動整個國家。而現在很多境外中國人的自我保護能力都不達標,與中國使領館或華人組織沒有聯絡,個別公司冒險經營的收益與安全比沒有經過認真評估。

  國家投向保護境外公民安全的資源在快速增加,境外公民和公司的安全投入必須增加更快。中國政府除了完善駐外使領館的緊急應對機制外,還應根據高風險地區的實際情況,建立有效動員中國公民和中資公司增加安全投入的機制。

  中國不是帝國,中國的“走出去”不是為了侵略和掠奪。中國政府和中國社會對境外公民安全的關心,也越來越與現代國家相稱。中國崛起過程的公民生命代價應當是最低的,這一點我們必須做到。

熱詞:

  • 中國
  • 中國國家安全
  • 中國公民
  • 走出去
  • 中國工人
  • 新世界
  • 安全投入
  • 勞動密集
  • 國家使命
  • 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