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孩子為什麼不愛放煙花?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1日 2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很多人記憶裏,過節放鞭炮是小時候最快樂的事。但對現在的孩子來説,放鞭炮卻已經不再是過年時最盼望的事。春節興衝衝買煙花、除夕晚上急着出門放的不再是孩子,而是家長。現在的孩子為什麼不愛放煙花了?

  張女士的兒子今年讀初三了,過節前她想給孩子買點煙花,但孩子淡淡地説:“別買了,誰放啊,那麼吵,反正我不放。”張女士很奇怪,“我們小時候有哪個男孩不願意放鞭炮啊?大家都搶着放,特別開心,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周先生家也有個男孩,剛上初一,他覺得男孩兒應該學着放鞭炮練練膽量,可是各種煙花買回家,孩子連看都懶得看,還反過來教育他:放鞭炮不環保。

  有統計數字顯示,今年春節本市花炮進貨量減少十萬餘箱,零售攤點減少兩成,就連爆竹皮兒都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6.5%。近日記者走訪了海淀、西城的多家煙花爆竹銷售點,也發現越來越多孩子不再熱衷燃放煙花爆竹。在五道口附近的一個煙花爆竹銷售點,家長徐先生正帶着孩子明明挑選煙花爆竹,與挑得津津有味的大人相比,10歲的明明對各色煙花卻一點都沒有興趣,“又震耳朵,放完味道又難聞,不喜歡。”他説。紫竹橋東北的熊貓煙花銷售點,負責人盧浩告訴記者,今年煙花的銷售量明顯不如往年,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大型組合煙花不再像以前那樣好賣,“以前都是孩子嚷着要買個兒大的,今年許多家長帶着孩子來挑,孩子頂多挑幾個幾塊錢的小煙花就走了。”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分析,90後和00後們對煙花興趣普遍不如70後80後,這是一個複雜的文化現象。首先是因為民俗文化的弱化。不僅是煙花,還有燈籠、風車、空竹,這些民俗玩具都在逐漸淡出年輕一代的視野。另外,70後、80後對煙花的熱衷,除了習俗原因還有“彌補童年期心理缺失”的因素。這兩代人小時候物質不像現在這麼豐富,過年放花炮是一種奢侈的快樂。宗春山回憶自己小時候過年的情形:那時候大院兒裏有個哥哥在禮花廠工作,過年的時候他從廠裏買了一些“內部供應”的禮花在院子裏放,全院兒人把他家門口圍得水泄不通。看到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當時最大的心願就是“長大以後有錢了天天放煙花”。相信很多70後甚至80後的記憶中都有各種放鞭炮的花樣:把一挂鞭炮拆開了一個一個放;把小鞭炮折成兩半倒出火藥放“滋花”;把二踢腳拿在手上放……與十幾二十年前相比,現在孩子們所處的環境似乎已經不再是“禮花綻放”的土壤。首先是孩子們的游戲選擇更多樣、更高端,各種電視節目、電子游戲遠比“放鞭炮”有趣刺激。在ipad2和煙花之間,孩子們會選擇前者。另一個使如今的孩子們對煙花“不感冒”的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安全意識的培養。因為放煙花有一定的危險性,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都會教育他們“不要碰鞭炮”。這對孩子有很強的暗示效果,孩子們會自然地將“煙花”與“危險”聯絡起來,主動遠離。此外,現在孩子們環保意識的加強也是部分孩子拒絕放煙花的原因。

  本報記者 李莉 張航 J063 J067

熱詞:

  • 煙花
  • 孩子
  • 放鞭炮
  • 家長
  • 危險
  • 80後
  • 童年期
  • 青少年法律
  • 民俗文化
  • 竹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