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墨爾本1月30日體育專電(記者徐徵 黃傑)李娜、鄭潔等中國金花相繼早早離開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傷心的除了中國的球迷們之外,大概還有澳網組委會了。因為這意味着在澳網想與2011年法網女單決賽收看人數紀錄一較高下的願望徹底落空。
而在此之前這個願望看起來不難實現。今年的澳網已經連創紀錄,形勢一片大好。澳網官方29日宣佈,今年澳網的入場觀眾人數達到了68萬6006人,打破了2010年創下的65萬餘人的最高紀錄。在21日,全天入場觀眾達到了80649人,這創下了全部四大滿貫賽場每日入場人數的新紀錄。
隨着中國金花們在世界職業網壇的崛起,中國這個網球“不發達國家”市場的巨大潛力也被逐漸發現。2011年李娜接連打入澳網和法網決賽,相繼創造了這兩個大滿貫的收視新高。尤其是李娜在法網奪冠的決賽,中國的收視人數達到了驚人的1.16億,比世界盃總決賽的收視人數還要多。
1.16億人,這個數字對於人口眾多的中國來説似乎不算太搶眼,但是對於澳大利亞來説近乎是個天文數字。要知道,根據官方統計,澳大利亞2011年的總人口也只有2262萬人。這個號稱在“綿羊背上的國家”所擁有的綿羊數量也不過1.1億隻。
雖然墨爾本烈日當空,但澳網組委會並沒有被熱暈了頭,與讓綿羊吃着薯條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裏納達爾大戰焦科維奇相比,很顯然加大力度吸引熱情高漲的中國市場的方案更具有可行性。
於是一直標榜“亞洲/太平洋地區自己的大滿貫”招牌的澳網開始不遺餘力地開始在中國進行推廣。在今年澳網開始之後,組委會與國內的一家電視臺簽訂了轉播協議,稱將使中國的觀賽群眾增加到6500萬戶,目標觀眾將達到2億。同時,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年澳網在中國地區門票的銷量提升了30%。
澳大利亞網球協會首席執行官斯蒂夫 伍德説,李娜在女子網壇的成功將澳網在整個亞洲地區的影響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説:“在與中國公司和政府的通力合作之下,我們能夠明顯地看到巨大的市場潛力。比如,我們已經與一家中國公司簽約,借助他們在中國8000多家零售商,我們將會展開澳網相關産品的銷售網絡。”
除了澳網,同樣受益的還會有澳大利亞的旅游。在2011年來到澳大利亞的游客達到了50萬人次,而同年外出旅游的澳大利亞人才35萬。因此澳大利亞旅游局的官員信心滿滿地表示,在未來的五年內來澳大利亞旅游的中國人將超到100萬。
“我最想要錢。”李娜的這句名言絕對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在這個真理之下,5號種子李娜的比賽被兩次安排進羅德拉沃中央球場也就不奇怪了。要知道,男單5號種子、打入八強的費雷爾一直到被淘汰連一次都沒進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