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春節習俗八大“最” 最早賀年卡始於漢代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9日 18: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最早的春節:相傳我國原始社會時就有“臘祭”之説,臘盡春來,人們殺豬宰羊祭祀老天與祖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們用硃砂涂臉,鳥翼裝飾,又唱又跳。到夏朝建立,此俗流傳下來,逐漸形成春節。《爾雅》一書説春節: “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

  最早的除夕:農曆年的最後

  一天晚上稱為“除夕”。“除夕”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逐“疫病之鬼”,這就是“除夕”的由來。而最早提到“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的《風土記》。

  最早的春聯:春聯的雛形是古代的“桃符”。戰國時每逢過年,人們用桃木板刻上傳説中鎮妖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懸挂于門旁,用於壓邪,謂之桃符,所以以後用桃符作為春聯的別稱。桃符傳到五代十國,後蜀主孟昶每年除夕都命學士作詞,題寫桃符聯語挂在他寢宮門前。《宋史蜀世家》載:“孟昶命學士為題桃符,為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一年是公元964年,它是我國最早載入史籍的一副春聯。

  最早貼的“福”字:民間貼“福”字,傳説最早始於姜 太公。據説姜太公封神時,封其妻為“窮神”,並對她説:“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從此,老百姓每逢過春節家家都貼“福”字,以驅窮神。

  最早的年畫:年畫起源於古時的門神畫,而門神年畫早在堯舜時代就已出現。東漢蔡邕《獨斷》載:“漢代民間已有門神,貼‘神荼’、‘鬱壘’神像。”到了宋代,門神畫演變為木版年畫。我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的“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畫著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俗稱《四美圖》。

  最早的火藥爆竹:春節燃爆竹之俗始於漢代,當時還沒有火藥、紙張,爆竹是用火燒竹子發出“劈啪”的響聲。《通俗編俳優》載:“古時爆竹,皆以真竹火爆之。”隨著火藥的發明,便開始出現火藥製作的爆竹。據《丹經》載,初唐年間,李田發現把火藥放入竹筒,可製成爆炸竹筒的“爆竹”。最早的紙制鞭是在宋代,人們用紙造筒子代替竹子,並用藥線把爆竹編成串,稱為“編(鞭)炮”。週密《武林舊事》記載:“歲除爆仗……內藏藥線,一熱連百餘響不絕於耳。”

  最早的賀年卡:賀年卡始於漢代,當時是木制的,時稱“名刺”。到了宋代,開始有人把賀年之辭寫到名刺上,自此,名刺開始有賀年性質。據南宋人張世南《遊宦紀聞》裏記載,其家藏有北宋元祐年間“敬賀正旦”的墨跡。“正旦”就是正月初一,“敬賀正旦”就是現在賀年卡上印的“恭賀新年”的意思。

  最早的壓歲錢:古籍《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壓歲錢最早出現于唐玄宗天寶年間,嬪妃們在春日三五結伴作擲錢遊戲。為了讓嬪妃們玩得痛快,宮廷錢庫就撒些錢給她們。王建《宮詞》中“寒日內人長打白,庫中先撒與金錢”,即咏此事,後來此俗便開始傳於民間。

熱詞:

  • 除夕
  • 爆竹
  • 漢代
  • 桃符
  • 神荼
  • 春節習俗
  • 正旦
  • 賀年卡
  • 鬱壘
  • 宋代